重庆市城市空间布局与交通拥堵治理的探究

交通运输论文 2020-04-22 点击:

重庆是一座坐落在西南两江交汇的山地城市,也是唯一一个西部直辖市,因此重庆交通拥堵问题尤其特殊且其解决尤其重要。从城市空间的角度来说,重庆是特殊的,山地环境一定程度制约了重庆的发展但是也不可避免发生交通拥堵问题,可以说重庆交通的拥堵与城市化进程相生相随的。想要为重庆交通拥堵的缓解提出中肯合理的建议,那就必须研究重庆城市空间演变与交通拥堵的关系。
  
  一、城市空间的内涵与特点
  
  城市空间是城市要素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和联结状态,是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空间投影,是城市社会经济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
  
  按照城市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大体可以分为同心圆模型、多中心模型和扇形模型三类。
  
  1.同心圆模型符合城市结构特点但适应性差
  
  同心圆模型由美国社会学家伯吉斯提出,他总结出城市社会人口流动对城市地域分异的五种作用力:向心、专门化、分离、离心、向心性离心。在这五种力的作用下,城市空间产生了同心圆式的五个地带,五个地带都是差异明显的功能区。各个功能区的经济状况由距城市中心区的距离而有明显的差异,并且根据城市生态原则设计城市的各个功能分带模式和增长模式。此学说在宏观上,基本符合城市结构特点,为城市地域结构提出了新的思想。但是此学说的缺点也很明显:过于强调规划,没有考虑城市交通线的作用,而且功能区划分过多。
  
  2.多中心模型形式灵活符合重庆实际
  
  多中心城市理论强调随着城市的发展会形成多个商业中心,其中一个为主要商业中心,其他的为次核心。这些核心不断发挥着成长中心的作用,直到城市中间地带被完全扩充为止。多中心理论更接近实际,考虑到了城市地域发展的多元结构,也更加接近重庆现在的空间布局。可是该模型对不同中心的职能联系讨论较少,没有深入分析不同中心之间的等级差别和在城市总体发展中的地位。
  
  3.扇形模型偏于理论运用较少
  
  扇形地带理论指城市土地利用功能分带是从中心商业区向外放射,成楔形地带,扇形理论是从众多城市比较研究抽象出来的城市理论,该理论具有动态性,使城市社会结构变化易于调整,能够将新增的居民活动附加于城市周边,而像同心圆模式,需要有地域上的重新发展。但是该理论过分强调财富在城市空间组织中所起的作用而且单凭房租这一指标来概括城市空间的发展,忽视了其他社会经济因素对形成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重庆主城区空间格局与交通拥堵现状
  
  1.重庆市呈现多核心、组团式格局
  
  重庆市区的空间结构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较好地保持了多中心、组团式的格局,形成了观音桥、解放碑、南坪、沙坪坝、解放碑五大商圈,但是由于城市结构的不断发展,各个商圈也在逐渐发展为城市核心,多个核心共同发展的趋势不容忽视。当然重庆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集中和分散相辅相成的过程。核心区由于新的功能因素不断产生,使得旧的结构日趋瓦解,随着交通线路的扩张,城市正在跨越两山,轴向生长,但是从区域空间的额角度来说,重庆市区空间发展仍是以集中为主要趋势的。重庆市的公共交通在城市居民出行中所占比例较大,但是常规公共出行效率低下,而且乘车环境较差拥挤的现象屡见不鲜。
  
  2.重庆交通拥堵形势较为严峻
  
  重庆现在的交通拥堵问题非常严重,在荷兰交通导航服务商TomTom近期发布的一份拥堵城市排名中,中国大陆拥堵最严重的城市是重庆。根据2016年《重庆市主城区交通发展年度报告》显示,随着汽车拥有量的迅猛增长,城市交通面临巨大挑战。2016年,主城区机动车拥有量达139.8万辆,同比增加13.4万辆。汽车拥有量达124.7万辆,同比增加13.7万辆。千人汽车拥有量为146辆/千人。私人小汽车拥有量98.8万辆,同比增加12.5万辆,平均每天新增342辆私人小汽车。因此可以看出重庆城区主要还是以地面交通为主,以公共汽车为主导小汽车占出行也较高,而相对而言,能够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的轨道交通所占比例却只有十分之一,因此可以理解重庆为什么能成为中国新“首堵”了。轨道交通压力也逐年增长,主城区轨道线网负荷强度0.94万人次/(千米·日),同比提高0.08.都市功能核心区58.4公里的线路中,有32公里高峰小时立席密度超过5人/平方米,即每平方米至少站了5个人。立席密度超过5人/平方米的区段长度同比增加约7公里,新增区段如南坪--五公里、高庙村--小龙坎。都市功能拓展区网客流负荷强度仍偏低,平均负荷强度同比仅增加0.02万人次/(千米·日),为0.38万人次/(千米·日),进出站客流总体较小。
  
  市政府在交通建设方面做出积极努力,2016年全年新增281公里道路中,次支路网占220公里,新建成立交13座;穿两山隧道14座,续建隧道4座;跨两江桥梁27座,新开工1座,续建5座。可以看出政府规划也在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而地面公交也根据实际情况,城市空间布局的变化而做出合理的调整。但是交通拥堵问题依然存在,2016年主城区干路网工作日早晚高峰平均车速23.1km/h,同比降低0.5km/h.其中,最拥堵的17∶35~18∶35时段,高峰小时交通运行指数已达到4.9,马上进入5.0的拥堵状态,拥挤突出。
  
  三、重庆城市空间与交通拥堵的关系
  
  1.交通拥堵随空间格局变化而变化
  
  重庆的空间布局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随着重庆市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拥堵问题也暴露出来。随着南北两岸的扩张,交通流也逐渐加大,从而使连接两岸的桥梁成为交通运输的节点,而交通拥堵也在这里集中出现,上下班高峰期,南平长江大桥出现经常性拥堵。而在西边的中梁山隧道也是每天都会有交通拥堵发生,这些都是随着重庆城市扩张的步伐出现的,虽然有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但是交通拥堵与重庆城市空间扩展同步。
  
  2.多中心布局有助于缓解交通拥堵
  
  多核心的城市空间将人流分散到几个不同的区域,各个区域功能齐全,避免了单一中心功能集中的想象,使得人流实现了分流。
  
  但值得注意的是,联结各个中心之间的道路状况需要一定的通达性,否则,将严重影响各个中心之间的联络,进而影响整个城市的统筹发展,同时由于各个中心联系的必要性,若联结交通不完善,反而会加大城市拥堵现象。
  
  四、从城市空间角度缓解重庆交通拥堵的措施
  
  1.进一步完善多中心城市布局
  
  多中心模式最明显的优点即是消除了单中心城市结构的集聚效应,在单中心的情况下,大量的交通被积聚到城市中心,使得中心区交通状况恶化,影响城市交通整体运行。多中心模式可以分散城中心的交通压力,将其转化为各个中心区连接道路的压力,但是这明显会对交通压力有所缓解,只是会在连接的一些节点出现交通拥堵而不是城区大面积拥堵。
  
  2.重视立体交通建设
  
  重庆被称为中国的桥都,这是由于重庆的地形所决定的。立体交通网络的形成解决了仅有地面交通情况下交通供给不足的问题,可以便捷地换乘、中转或配送,提高交通运输效率,降低交通能耗,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最重要的是极大地缓解了地面交通的交通拥堵问题,比如轻轨的除了换乘站点有时会发生拥挤之外,本身的运行是不会拥堵的。
  
  3.注重拥堵节点的分流
  
  对于重庆交通拥堵频发的一些节点比如五台山路口、五里店转盘和过江大桥等地方在上下班高峰期的时候,经常发生交通拥堵。为此短期内的解决办法即是建设分流道路,将过多的交通量分散到不同的路段,减少交通需求缓解拥堵的路口,或者是建设平行道路,使人们有多种选择。但是这都不是根本的措施,合理的城市规划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拥堵问题,并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高人们使用公共交通的意识,才能减少小汽车的出行率,从而减少交通压力,起到缓解交通拥堵的作用。
  
  4.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建设
  
  1 随着重庆城市空间的拓展,重庆的道路需求持续加大,2015年重庆人均道路面积12.05平方米(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同比增长3.2%,可以看出城市道路正在高速发展,这就对城市规划提出了要求。如果能够合理地规划城市道路建设,合理预见交通运输需求量,在交通运输量过大的地区进行合理的分流,就能在道路建设时就避免出现道路交通过载的情况,从而将交通拥堵扼杀在摇篮里。

重庆市城市空间布局与交通拥堵治理的探究

http://m.rjdtv.com/jiaotongyunshulunwen/3901.html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