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人陷阱”跨越战略的选择

政治经济学论文 2019-10-21 点击:

摘要

  2013年,中国人均GDP达到6905美元,已经进人中上等收人国家行列。如何跨越所谓的中等收人陷阱,成为摆在中国决策者面前的重大战略问题。目前,陷人“中等收人陷阱”的典型反面教材就是拉美国家,这些国家在20世纪60、70年代相继初步人中等收人国家行列,但在时隔40年后的今天仍在原地徘徊,成为“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典型。反观东亚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从来没有忽视政府在治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角色,而这些国家恰恰顺利跨越了中等收人陷阱。因此,研究“中等收人陷阱”跨越战略选择不能忽视经济发展与政治治理模式之间的关系。

  一、威权政治治理模式为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

  所谓威权政治治理模式,指由强人政治主导或由一个政党长期主政政治治理模式。按照人均GDPI1000美元的标准,日本、韩国、新加坡跨越中等收人陷阱的时间分别为1985年、1995年、1990年。在跨越中等收人陷阱之前,这些国家和地区政治治理的基本模式是强人主导或一党执政主导的政治治理模式。

  日本在二战以后到1993年一直是自由民主党执政,人均GDp从1960年的479美元增至1985年的11466美元,跨越了中等收人陷阱,不仅如此,到1993年,人均GDP更增至35451美元,成为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韩国从1962年朴正熙担任总统以来直到1998年,其执政党一直是新国家党,韩国新国家党执政时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是指1962年一1988年,朴正熙和全斗焕时期人均GDP从1962年的102美元增至1988年的4466美元,后期是指从1988年一1998年,新国家党保持执政党地位,实现了政策的连续性,人均GDP从1988年的4466美元增至1995年的11468美元。

  新加坡从1965年独立以来至今一直是由人民行动党执政,人均GDP从516美元增至11845美元,在李光耀强人政治威权治理模式下,新加坡从一个贫穷国家一举成为发达国家。在后李光耀时代,人民行动党一直保持了稳定的执政地位,人均GDp从1990年11845美元增至2011年的46241美元,也跻身全球最富裕国家行列。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高速增长期以及成功跨越中等收人陷阱的特点都是执政党具有稳定的执政地位和较强的威权政治治理。而拉美国家在进人中等收人阶段以后,政治治理上突出的特点是在民主政治与军人独裁之间交替轮换,经济发展失去了稳定的政冶环境,从而陷人中等收人陷阱。

  二、经济发展与缩减贫富差距相结合,为经济的持续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韩国、新加坡和日本等国在跨越中等收人陷阱过程中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其基尼系数维持在04以下这样一个较低的水平,这些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很注重其社会公平的建设,其收人分配采取了“边增长边分配”的发展模式,注重劳动和资本的收人差距不至于过大,在有关的制度建设和政策制定上尽可能兼顾增长和分配的相对平衡。例如韩国之所以能把总体收人差距维持在较低水平,重视农村地区发展是一个重要原因。

  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韩国政府逐渐开始重视农村地区的发展。1971年政府启动了“新社区运动”,1973年至1978年,大约一半的政府投资通过“新社区运动”分配到农村地区,集中于基础设施、公共卫生、环境保护以及成人教育等方面。这些政策显着增加了农户收人,缩小了城乡收人差距。这种分配战略更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因为只有当普通民众拥有更多财富的时候,消费才能够起得来,经济结构才能够转型。

  三、技术官僚主导的经济发展战略,在经济增长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总结日本、韩国、新加坡跨越中等收人陷阱的经验,不能不研究技术官僚所起到的的关键作用。发展经济的需要为技术官僚的崛起提供了契机,日本、韩国、新加坡的威权政权都奉行“专家治国论”,非常重视经济技术专家的科学决策与管理作用。这些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由技术官僚主导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的体制和机制。韩国、新加坡等国在经济腾飞时期,虽然一直维系着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但政治领导人在经济领域内却能做到“统而不治”,使关键经济决策非政治化。技术官僚作为非政治的精英,能避免被直接施加政治压力,在政府工作日益专业化之后,他们能够从整体利益出发做出合理性的决策,这成为威权体制下经济成功的重要结构性条件。

  总结国际上跨越中等收人陷阱国家治理的经验教训,对于我国现阶段加强和改进政治经济治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首先,在我国现实的政治体制中,高度集中的权利行使使我国具有威权体制的特征。通过对成功实现现代化之典范的韩国、新加坡等国的发展模式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我国一党专政的体制下要实现经济现代化,某些结构性条件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条件包括市场经济导向、经济理性主义、政治与经济的结构分离、文官系统的专业化和非政治化。

  其次,完善收人分配政策。一、要完善和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适当向低收人者倾斜。二、规范分配秩序,缩减贫富差距。三、加大教育投人,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强调教育均衡。四、解决“三农”问题,协调城乡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唯有如此,才有可能为跨越“中等收人陷阱”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才有可能维持经济的快速平稳增长。

  参考文献

  [l]陈奉林,李荣才。对东亚现代化进程中威权政治的思考[J].外交评论,2005:78一83.

  [2]郑秉文。“中等收人陷阱”与中国发展道路[J].中国人口科学,2011:2一15.

  [3]罗旭。跨越“中等收人陷阱”的日韩经验[N].人民论坛2010一7一7.

“中等收人陷阱”跨越战略的选择

http://m.rjdtv.com/jingjixuelunwen/1694.html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