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探析

生理学论文 2020-07-01 点击:

本文摘要

  碳水化合物是生命结构细胞的主要构成成分, 可以调节细胞活动, 人体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以三种形式存在, 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与摄入类型、机体形式等因素有关, 碳水化合物对于人体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探析

  1、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

  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 其氢氧比例是2∶ 1, 与水相同, 这也是其称之为碳水化合物的原因, 碳水化合物是可以为人们提供营养的一种廉价营养素, 一般情况下,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人体可以吸收的单糖、双糖等碳水化合物, 另外一种是纤维素等人体无法消化的碳水化合物。糖类化合物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 其不仅仅是一种营养物质, 同时也有着特殊的生理活性。举例说, 肝脏中的肝素有着抗凝血的效果, 而血型中的糖类与免疫活性因素也相关。

  糖类化合物是碳水化合物的另一种代称, 而糖类同样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能量, 其功能是为人体储存和提供能量。当然, 主要给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原, 它是碳水化合物的重要表现形式, 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肌肉和肝脏中, 而且肌肉中所占据糖原比肌肉更高。值得一提的是, 当人体需要能量时, 肌肉里面的糖原并不能够满足人体需求。基于此, 人体所需能量就要从食物中得到供给, 其主要是为人体提供热能。糖类是人体生存不可或缺能量, 而热能的主要来源便是糖类。在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实际后获悉, 每1 g碳水化合物所能为人体提供的热能仅为16. 7 k J, 其主要特点表现为能在短时间内提供能量, 并在特定条件下将其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当然对机体是无害的。葡萄糖是人体大脑唯一所需要的能源物资, 如若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下降, 将会引发都血糖, 对大脑产生的影响不可估量。

  2、碳水化合物具有解毒功能

  众所周知, 肝脏内的糖原水平在机体对毒物的抵抗力, 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化解某些化学物资。如人体内甘糖丰富, 其能够抵御疾病, 与此同时能够化解四氯化碳、乙醇等对人体的伤害。例如: 碳水化合物能够有效降低人体发生酮血症的机率, 而经过大量研究实践证明, 糖血尿病人患酮血症机率较高。也就是说人体中糖类化合物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此时脂肪受氧化作用便会产生大量酮体, 使肝外组织处于负荷状态, 进而引发酮血症。基于此, 要想保证机体能够获得足够多碳水化合物, 就能够根本性杜绝酮体的生成, 起到预防酮血症的作用。

  3、碳水化合物能够减少蛋白质的消耗

  上述提及到人体所需能量绝大部分由糖类提供, 倘若糖类对人体供能不足, 脂肪氧化现象将不会发生, 也不会产生酮体, 从而引发酮血症。当然也不会因为糖类功能不足使得蛋白质过度分解, 形成负担平衡。主要是因为当人体吸收糖类并进入到血液中, 在肝脏中就已转化为葡萄糖, 之后再通过人体的血液循环为各组织器官提供能量。若在这个过程中碳水化合物的量少于需求量时, 就会分解其它物质从而获得能量。纵观三大营养素, 脂肪在无特殊情况下是无法转换为葡萄糖的。换一种方式来说, 当前能量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体能量需要, 此时就会将视点放置于“蛋白质”身上, 极有可能动用到器官中的蛋白质, 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即使在供能过程中并未动用器官中的蛋白质, 蛋白质的量也会随之减少, 直接导致人体所含蛋白质无法满足日常需要。所以要想根本性保证碳水化合物的摄取, 就必须了解各项常识。尤其是那些通过碳水化合物来减肥的民众, 一定要对此问题高度重视, 若不然不仅达不到减肥效果, 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4、碳水化合物在组成机体结构中不可或缺

  机体的组成元素比较复杂, 换一种方式来说整个机体是由众多元素组成, 自然而然碳水化合物也是整个机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例如: 承载遗传信息的DNA和RVA中的核糖、结缔组织中的粘蛋等等, 毫无疑问这些物质都是碳水化合物, 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构成了机体中重要组织。上述中只对碳水化合物的作用进行简要分析, 其实碳水化合物的作用远远不止于此。无形之中也就透露出碳水化合物对人体的重要性。它主要是为人体提供能量, 维持人体能量的需求。

  5、结语

  从上述分析中不难看出碳水化合物对于人体的重要性, 但如果过度摄取将会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而如果要采用碳水化合物这一减肥方法就必须充分了解碳水化合物这类知识, 再依据自身情况选择, 但需要注意的是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保持身材可以采用其它科学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曹晓慧, 靳国章.高中生对三大营养素的需求[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1) .
  [2]于康.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人体不可缺的三大营养素[J].糖尿病新世界, 2006 (2) .
  [3]郭冬生, 彭小兰.反刍动物挥发性脂肪酸消化代谢规律刍议[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5 (1) .
  [4]刘丽.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测定[J].企业标准化, 2007 (7) .

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探析

http://m.rjdtv.com/shengwuxuelunwen/4744.html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