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皮尔伯格战争三部曲中的拯救主题探析

文学论文 2020-07-15 点击:

摘要

  斯皮尔伯格作为美国电影的主流导演, 其独具魅力的导演风格和对好莱坞自身经典及类型电影的吸收、改造, 共同推动着斯氏电影传奇的产生。从1975年的《大白鲨》到1982年的《E.T外星人》, 从1998年的《拯救大兵瑞恩》到2011年的《战马》, 斯氏拍摄的影片创造了无人能及的票房神话。不仅如此, 斯氏在艺术层面也极富个人魅力与艺术创造力, 这一点在斯氏以战争题材为主题的电影中体现得尤为突出。本文即以斯氏“战争三部曲”为主要研究对象, 通过对其中共存的“拯救”主题及其特征进行探讨, 研究斯氏战争电影如何完美地将大众审美趣味和艺术性的哲理主题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斯皮尔伯格导演

  一、“拯救”主题的故事性与情感性

  斯皮尔伯格的“战争三部曲”以观者需求为基础, 对不同题材战争片的艺术特征进行了深入演绎。一方面营造出战争背景下惊险刺激的拯救故事, 另一方面在拯救故事中达成了人类最普遍的情感认同。

  1. 惊险刺激的“拯救”

  好莱坞战争片从不甘心单纯复原战景或者单纯展示某次战斗, 它更多地倾向于将故事开端与结尾两端的线性联结呈波形显现, 这一点是好莱坞战争片的惯性叙事。对于斯皮尔伯格而言, 讲述冒险故事更是他的拿手好戏, 几乎从他最初的作品开始, 就热衷于为观众讲述各种各样充满着冒险色彩的故事, 诸如《大白鲨》《夺宝奇兵》《侏罗纪公园》等, 在“战争三部曲”中斯氏同样继承了好莱坞惯有的戏剧化的情节安排, 并统一地以“拯救”的主题贯穿始终。

  《辛德勒名单》中, 辛德勒对犹太人的拯救行动一直遭受着各方的阻力和暗藏的危机:秘书意外被被遣送、搬离工厂时对高特的贿赂、女犹太人被送往错误的地点并被送进“淋浴室”等等, 这些情节都使整个拯救任务变得更加曲折、惊险, 观众一方面为已被拯救的犹太人庆幸着, 一方面又在为辛德勒还能否拯救更多一点的犹太人而担忧着;《拯救大兵瑞恩》中, 无论是影片最初的奥马哈海滩登陆的险象环生, 还是之后寻找瑞恩过程中与敌方的惊险激战, 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着拯救“瑞恩”的冒险性与曲折性。《战马》中乔伊被迫辗转于英德两军的阵营中, 经历着战斗、拉运兵器、被坦克追杀的生命危险。这些跌宕起伏、有张有弛的拯救情节既对观者形成了一种心理期待, 犹太人是否能够得救?瑞恩是否能够被顺利拯救?战马是否能够平安回家?对拯救行动是否能够顺利完成的疑问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心理紧张感, 同时也满足了观者在感官层面的观影需求。

  2. 感人至深的“拯救”

  类型片的审美模式是形式喜好与社会情感的结合,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 如果仅仅给人感官上的刺激是远远不够的, 电影除了讲述丰富曲折的故事内容, 也同样应当进行适度的情感表达与诉说。作为美国中产阶级的斯皮尔伯格, 他的导演风格一直带着乐观主义色彩, 因此他所拍摄的战争电影并不传达崇尚暴力的思想, 也不表现人性的绝望, 而是紧紧围绕着“拯救”主题体现战争中的温情。

  《拯救大兵瑞恩》中积臣曾说:“有天当我们回想此事, 拯救瑞恩的行动也许是这场混账战争中唯一的美事。”导演借此传达给观者的积极信息:人性中的美好即使是在残酷暴力的战场上也依然存在。这便是斯氏将“拯救”主题运用在战争电影中的成功之处, 战争原本是疯狂、掠夺、残酷的代言词, 而“拯救”则是在疯狂中体现理性, 在掠夺中体现付出, 在残酷中体现人道的行为, 两者之间巨大的反差便足以凸显温情的力量。具体到影片《战马》中, 人们对战马乔伊的拯救始终是一种自发的行为:法国祖孙为了保护乔伊而在德军的搜查中损失了大量家中的财物;小主人艾伯特为了寻找乔伊而参军, 却在战争中被毒气伤害了眼睛;在机关重重的无人区, 英德两国的士兵为了营救战马, 暂时放下了彼此敌对的身份相互协助, 甚至在营救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和谐安然的气氛, 战争仿佛在这五分钟内停止了。电影着重展示了人们对乔伊的信任与保护, 给观者传达出温暖人心的人性力量。同样的, 《辛德勒名单》中辛德勒从惟利是图的商人到不遗余力地拯救犹太人的义人的转变, 和《拯救大兵瑞恩》中莱宾从对拯救任务抵触反抗到自觉执行的转变, 都是因为他们内心存在的人性中蕴含着的伟大力量。

  不同于“哲理化大师”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在《现代启示录》中对战争使人异化的沉重探讨, 也不同于斯坦利·库布里克在《光荣之路》《全金属外壳》中对军队政治的尖锐控诉, 斯氏善于在残酷中发现美好,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战争三部曲”之所以能够得到全球观众的喜爱, 正是因为它表现出人性的力量能够持续地抚慰着观者的心灵。

  二、“拯救”主题的哲理性和象征性

  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不仅仅为观者提供一种审美满足, 他还将自身的哲学思考与价值诉求植入在电影之中, 通过人物形象和故事本身自然地体现出来。他不仅对好莱坞传统意义上的英雄形象有所超越, 同时他还将人物赋予更加深刻的象征意义, 借此表现出对地球上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1.“拯救”中的哲理性

  在美国好莱坞电影中, 带有英雄主义色彩的“救世主”形象十分常见。斯皮尔伯格借由“救世主”形象获得美国观众的价值认同, 又在同时对其进行着平凡化的处理。

  斯皮尔伯格“战争三部曲”中的“拯救者”形象与好莱坞惯有的“救世主”形象有着相似之处。例如富有人道主义精神的辛德勒, 极具理性精神的米勒, 他们都较好地完成了自我牺牲、成就他人的英雄命题的阐释。然而不同于以往“神化”的英雄形象, 他们的行为不再是众人可望不可即的远点, 而是触手可及的典范。在《辛德勒名单》中, 辛德勒曾利用犹太人被奴役的地位利用廉价劳动力为自身获取利益。在《拯救大兵瑞恩》中, 作为教师的米勒并非是战神巴顿将军式的英雄人物, 电影中不断出现的他颤抖着的右手, 表明他与普通人一样对战争产生着厌倦与恐惧。这类平凡化的身份是斯氏对传统“高、大、全”式英雄形象的某种程度上的消解。这样将英雄形象与人物自身缺陷的反差展现与在残酷中展现温情的方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体现出斯皮尔伯格的英雄观念, 即没有绝对完美的英雄, 平凡与伟大共存于人性之中。

  导演对“拯救者”形象的塑造实际上是对类型电影中已经“完形”的英雄形象观进行“破格”, 给观者带来了新鲜感和观念上的震撼。也正是由于“拯救者”的平凡化, 他们的拯救行为才更容易被观者所理解, 从而变得更加具有教育和启发意义。

  2.“拯救”中的象征意义

  斯皮尔伯格坦言自己是看着战争片长大的, 战争片对他的战争观念影响深远, 在“战争三部曲”中斯皮尔伯格将拯救者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 他试图在人物和事件中设立矛盾与冲突, 使观者不能产生简单的道德认同感, 而是在疑问与思考中对电影中的象征意义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同。

  在《辛德勒名单》中, 斯皮尔伯格一直引导观众思考, 辛德勒由惟利是图的商人到拯救犹太人的义人这一转变过程中的精神力量, 最后他揭示了这伟大的力量——人道主义精神。实际上犹太人在这里不仅是被辛德勒拯救的对象, 他们也帮助辛德勒在拯救过程中完成对自身的救赎。在《拯救大兵瑞恩》中, 上级军官出于人道理智做出的拯救决定似乎与“八个救一个”的不人道的实际之间产生了某种矛盾, 电影设置矛盾使观者对“值不值得”的问题进行思考。然而随着影片的展开, 这个疑问也逐渐被消解。事实上借由米勒所说“瑞恩只是一个名字, 我只知道我多杀一人便会离家越远。”斯皮尔伯格将被拯救者瑞恩塑造为美国家庭的象征, 因此米勒一行八人对瑞恩的拯救实际上象征着美国对千万美国家庭、平民的保护与牺牲, 是斯氏对美国注重亲情的家庭观念的肯定, 同时也是美国梦的重塑和提升。在《战马》中, 斯氏同样设置了一个充满矛盾的命题, 在战马乔伊的生命被各个国家、不同身份的人所保护、拯救的同时, 人们却同时参与着战场中的相互厮杀, 这似乎又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不等式。然而观者只需稍作思考便可得知, 战马乔伊象征着生命, 人们对乔伊 (生命) 的珍惜和关爱以及不惜一切代价的拯救是出于自发的对生命的热爱, 但参加战争、与人敌对却是他们反感厌恶却被不得已而为的事情。

  由此可知, 正是由于犹太人是人道主义的象征, 瑞恩是美国家庭的象征, 战马是生命的象征, 因此三部影片中充满矛盾与对立的不等式的两端才变得合理、统一。斯皮尔伯格通过“设置矛盾——解决矛盾”的方式将自己对国、家、人的理解更加自然地传达给观者, 同时也表达了斯氏反对战争的人类视角和珍惜个人生命的反战理想。

  结语

  斯皮尔伯格的“战争三部曲”既拥有着曲折离奇的冒险故事, 又有着打动人心的人性主题, 不仅有着对战争与生命的价值诉求, 也有着对拯救与人性的哲思与自醒。他的“战争三部曲”中, 从作为犹太人的民族视角到作为中产阶级的国家视角, 最后再以全人类的视角对战争进行审视, 每一部电影创作都在超越自己的过程中表述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本文仅就其战争三部曲中的“拯救”主题作了简要的分析, 至于其中所蕴含的其他主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参考文献
  [1]郝建, 杨勇.《类型电影和大众心理模式》[J].载《当代电影》, 1988 (4) .
  [2]黄琳, 杨尚鸿.《绚烂与平淡——影片分析教程》[M].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5.10.
  [3]郝建.《影视类型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7.

斯皮尔伯格战争三部曲中的拯救主题探析

http://m.rjdtv.com/wenxuelunwen/4910.html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