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水浒戏研究视域下的《乌龙院》研究

戏曲论文 2020-05-05 点击:

  宋江起义之本事是宋徽宗宣和年间发生的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据陈建平《水浒戏与中国侠义文化》,“北宋末年宋江等三十六人,横行和、朔、京东一代,声势浩大,后来投降张叔夜,曾跟随童贯去平方腊。”[1]这次大规模的流民军事行动,后成为小说取材的内容,再后,又改编成戏曲,搬至舞台表演。从历史故事到小说再到戏曲,宋江形象经过几番塑造,形成多种面目。但不管是野史还是正史,宋江都被记述成“盗”“贼”“寇”.如早期比较详细刻画宋江的文本《大宋宣和遗事》,《宋江形象的演变与接受研究》认为此书的宋江“性情粗狂,蛮横凶残,带着浓重的‘强盗气',形象仍然很单薄”[2],只不过相比历史上的宋江,多了几分伦理道德色彩。观《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则是一个对“忠义”有强烈认知的人。再看戏曲中的宋江,在不断的改写中,则离历史和小说中形象越来越远,逐渐成为带有独特色彩的戏曲人物。
  
  一、元代水浒戏中的宋江
  
  现存元代水浒戏曲,词和宾白俱全者仅有六种:《黑旋风双献功》《同乐院燕青博鱼》《梁山泊黑旋风负荆》《大妇小妻还牢末》《争抱恩三虎下山》以及《鲁智深喜赏黄花峪》。元代水浒戏所刻画的梁山起义众人是英雄豪杰的观点基本是学界的主流。如宋子俊《试论元代水浒戏的思想价值及其地位》认为这些水浒杂剧主要搬演的故事主要情节内容约分二类:“一类是写权豪势要与人民群众、梁山好汉之间的矛盾斗争(属于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性质);另一类是写奸人歹徒与善良人们、梁山好汉之间的矛盾斗争(属于正邪、善恶斗争的性质)。”[3]
  
  现存的元代水浒杂剧虽然并没有以宋江为主人公,对宋江形象的认定,学界出现的分歧主要在宋江从历史原型--草莽英雄到绿林豪杰的变化程度上。以《水浒戏与中国侠义文化》为代表的观点认为宋江是以为国为民为品格的“义”的形象,即比较鲜明的侠士豪杰形象。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声音,如戚珊珊《试论元代水浒戏与<水浒传>之间的相承关系》认为元杂剧中的宋江还是一个剽悍凶狠而有头脑的强盗头子,即草莽英雄。
  
  二、明清水浒戏研究视域下的《乌龙院》研究
  
  《乌龙院》又名《宋江坐楼》《宋江杀院》《坐楼杀惜》,为京剧全本《乌龙院》中的一折,在清末民初甚为盛行,当时许多名伶,如谭鑫培等都有表演,后来经过周信芳的改编,成为京剧的经典剧目。
  
  现存明清水浒杂剧和传奇,以宋江为主角的有凌蒙初《宋公明闹元宵》和许自昌《水浒记》[4],目前专门论述两部剧本的研究成果皆少。王瑜瑜《有意的高扬与无意的颠覆--<水浒记>传奇与<水浒传>小说之比较研究》认为《水浒记》一方面高扬忠义,另一方面又“大量铺排儿女风情, 充分展开宋江、阎婆息和张三之间的情感纠葛”[5],颠覆了《水浒传》中“英雄气长,儿女情短”的突出特征。作者把风情因素的渗入很大部分归结为许自昌个人的才气,对风情解读时将视点集中在女性身上,认为这是节烈观念的反映,也许归结点和视角还可以更加多元化。
  
  清代水浒杂剧和传奇创作不多,但地方水浒戏却异常发达。[6]现存清人水浒故事杂剧有两种:张韬《戴院长神行冀州道》和唐英《十字坡》[7],刘靖之《元代之后的水浒戏》说此两种杂剧,不仅剧情短,而且情节不吸引人,水浒杂剧到清代已经完全被地方戏取代了。然现有研究尚未对清代水浒戏进行专门涉及,仅对其大体面貌进行一些介绍,对宋江形象的论述,就更加难见。朱仰东《清代水浒戏漫谈》认为清代水浒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1、作为精英文化中的水浒戏,即文人创作的水浒戏。这类水浒戏又可分为明遗民创作的水浒戏、翻(反)水浒戏、宫廷水浒戏、猥亵水浒戏。翻水浒戏是统治者为了遏制水浒故事所传播的以盗贼为英雄的思想,而进行的改造;宫廷水浒戏主要指《忠义璇图》;猥亵水浒戏以水浒故事中的三个淫荡女性--二潘、阎婆惜为主角敷衍成剧,用来满足当时人嗜好色情的变态心理需要。2、“大众文化”中的水浒戏。他认为在“大传统”文化规范下,这些剧中的水浒英雄们要么被彻底消灭,要么顺从传统秩序,蜕变为具有浓厚的忠君思想形象。[8]这篇文章对清代水浒戏进行了简单的归类,可以看出清代水浒戏在内容上已经和前代有很大区别,也可由此想象到,清代水浒戏是一个庞大的类目。
  
  除开当代研究者论文,倒有一些现代戏迷和戏曲演员对清代《乌龙院》的演出情况有介绍。顾仲彝《周信芳杰作<乌龙院>的特色》是其观赏完周信芳改编本《乌龙院》后所写的鉴赏分析文章,此文作于1961年,而顾仲彝出生于清末,能看到清末民国时《乌龙院》的演出,其中提到他对旧版《乌龙院》的印象,“觉得它是一部打情骂俏、奸淫凶杀的热闹戏”[9].顾仲彝的记录是符合旧本《乌龙院》的演出实况,虽然其主要鉴赏的是周信芳版《乌龙院》,但并未因此而贬低旧本《乌龙院》。其中,宋江的一些轻佻的舞台动作在旧本的一些舞台说明中依然保存。赵晓岚《<乌龙院>的推陈出新》是她作为一个表演者依托自身的表演经历对周信芳版《乌龙院》角色的把握和分析,其中也有对旧版《乌龙院》中宋江有一些理解。她认为老戏中的宋江是一个轻佻的、丑角化的角色,非正面人物。老戏中的宋江确实行为轻佻,市井气浓重,但赵晓岚为突出周信芳版《乌龙院》,其所说的旧版《乌龙院》乃是宋江形象十分不堪的版本,旧本中的宋江是否因为轻佻就定型为反面人物,还不能定论。
  
  三、现有研究格局的把握、前瞻
  
  现今学界对《水浒传》的研究非常充分,宋江作为《水浒传》最复杂和最灵魂的人物,学界的论述也是汗牛充栋。由于元代水浒戏与《水浒传》的生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元代水浒戏研究成果比较多,尽管如此,水浒戏仍然是作为《水浒传》研究的附庸存在。那些和《水浒传》的生成没有直接关系的明清水浒戏,其研究就显得非常寥落。现在的研究重点主要在屈指可数的几部杂剧和传奇上。随着《水浒传》研究的深化,有的文章讨论到了《水浒传》在明清的传播接受,受条件限制,也只谈到杂剧和传奇而止,地方戏曲由于文献过于繁多和整理不充分,学者一般避而不谈。因此,明清水浒戏研究要有所突破,首先要再文献整理方面有所建树。
  
  《乌龙院》系列是清代末年到民国演出很多的剧本,具有研究价值。自周信芳改编《乌龙院》之后,清代至民国一直流行的旧本《乌龙院》便退出了舞台,因此大家常常关注的是在演的周信芳改编本《乌龙院》,不太涉及此前《乌龙院》的表演情况,因而就《乌龙院》的研究来说,在故事版本、源流、人物个性和关系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空间。

  注释:

  [1]陈建平:《水浒戏与中国侠义文化》,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博士论文,第20页。
  [2]陈檄焌:《宋江形象的演变与接受研究》,陕西理工学院,2015年硕士论文,第9页。
  [3]宋子俊:《试论元代水浒戏的思想价值及其地位》,《西北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3期,第74页。
  [4]据《水浒戏曲集》,明人水浒故事杂剧有三种,分别是朱有炖《黑旋风仗义疏财》《豹子和尚自还俗》和凌蒙初《宋公明闹元宵》;水浒传奇则有六种:李开先《林冲宝剑记》、陈与郊《灵宝刀》、沈璟《义侠记》、许自昌《水浒记》、李素甫《元宵闹》和范希哲《偷甲记》。傅惜华编:《水浒戏曲集》,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目录。
  [5]王瑜瑜:《有意的高扬与无意的颠覆--<水浒记>传奇与<水浒传>小说之比较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82页。
  [6]据朱仰东《清代水浒戏漫谈》所言,以剧目数量论, 清代水浒戏约有140 种,中后期水浒戏剧目就其所知约有130 余种。其中花部水浒戏约有30 余种。但实际数量或不止于此,因为水浒戏的改编情况比较复杂,同名异出、异名同出、相互改编等情况很多,可想见清代水浒戏演出的盛况。朱仰东:《清代水浒戏漫谈》,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2期,第3页。
  [7]傅惜华编:《水浒戏曲集》,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目录。
  [8]朱仰东:《清代水浒戏漫谈》,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2期,第3-4页。
  [9]顾仲彝:《周信芳杰作<乌龙院>的特色》,《上海戏剧》,1962年第1期,第2页。

  参考文献:

  [1]傅惜华编:《水浒戏曲集》,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2]赵晓岚:《<乌龙院>的推陈出新 》,《戏剧报》,1961年,Z9期。
  [3]顾仲彝:《周信芳杰作<乌龙院>的特色》,《上海戏剧》,1962年第1期。
  [4]周妙中:《清代戏曲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5]邱苇:《明代水浒传奇研究》,暨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6]王婧之:《延续·超越 --论明代水浒戏曲对小说<水浒传>的改编》,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7]涂江艳:《元杂剧水浒戏与小说<水浒传>比較》,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8]戚珊珊:《试论元代水浒戏与<水浒传>之间的相承关系》,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9]窦开虎:《水浒戏述论》,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10]陶君起:《京剧剧目初探》,中华书局,2008年版。
  [11]杨小娜:《明清时期<水浒传>传播研究》,扬州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12]汪姗:《明清水浒戏改编研究》,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13]刘靖之:《元代之后的水浒戏》,《水浒争鸣》,1984年第三辑。
  [14]王永健:《从明初的“水浒戏”看<水浒传>祖本的成书年代》,《水浒争鸣》,1984年第三辑。
  [15]王晓家:《本事取自<水浒后传>的四种水浒戏》,《当代戏剧》,1985年第7期。
  [16]齐洲:《元代水浒戏三题》,《江汉论坛》,2000年第8期。
  [17]董玉洪:《略论元代水浒戏对小说的影响》,《古籍研究》,2001年第3期。
  [18]涂秀虹:《从水浒戏到<水浒传>的戒色主题》,《九江学院学院》,2005年第2期。
  [19]朱仰东:《清代水浒戏漫谈》,《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2期。
  [20]朱仰东:《试论元代水浒戏的戒妓主题》,《菏泽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明清水浒戏研究视域下的《乌龙院》研究

http://m.rjdtv.com/yishulunwen/4061.html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