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月光奏鸣曲》是浪漫主义音乐大师贝多芬的代表作品之一, 也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一首钢琴曲, 贝多芬在创作《月光奏鸣曲》的过程中将自己鲜明的个性以及富有创造性的布局完全融入其中, 从而造就了《月光奏鸣曲》独特的艺术魅力.文章首先对《月光奏鸣曲》的艺术特点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分析《月光奏鸣曲》的演奏技巧.
关键词:贝多芬; 《月光奏鸣曲》; 艺术特点; 演奏;
Abstract:Moonlight Sonata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romanticism music master Beethoven, and people more familiar with a piano music, Beethoven's Moonlight Sonata in the work the process of their personality and creative layout is blended in among them completely, so as to make the Moonlight Sonata unique artistic features.The article firstly analyzes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Moonlight Sonat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oonlight Sonata playing skills.
Keyword:Beethoven; Moonlight Sonata;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play;
贝多芬是德国着名的钢琴作曲家, 在世界上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在其一生当中为人类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作品, 《月光奏鸣曲》是其最着名的代表作品之一.《月光奏鸣曲》在艺术感染力与创造性方面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同时贝多芬在钢琴方面的造诣也使得《月光奏鸣曲》在演奏方面的技巧较为精湛与复杂, 整体效果异常生动, 但是这也给后人的演奏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如果不能了解《月光奏鸣曲》的艺术特点与演奏技巧, 则在演奏的过程中根本无法将一种柔美的意境体现出来, 也无法有效地体现出《月光奏鸣曲》的艺术特点.
1、《月光奏鸣曲》简介
《月光奏鸣曲》是贝多芬于1801年创作的一首奏鸣曲, 当时贝多芬在钢琴艺术创作方面已经基本成熟, 在最开始的时候贝多芬并没有将此曲取名为《月光奏鸣曲》, 而是称为《幻想曲式奏鸣曲》, 同时关于该曲也有着许多广为流传的传说, 其中一个传说较为着名, 即《月光奏鸣曲》是贝多芬为一个盲人少女而弹奏的钢琴曲:一天傍晚贝多芬在维亚纳附近的一个乡村散步, 在靠近村口的时候听见有人在弹奏他的作品, 因此受到触动, 同时贝多芬听到少女因为不能听到自己的演奏而感到悲哀, 于是贝多芬决定为盲人少女演奏一曲, 这就是《月光奏鸣曲》.[1]
贝多芬在创作此曲之时并没有在标题当中加上月光二字, 根据当今已有的资料显示, 《月光奏鸣曲》是德国着名诗人与评论家路德维希在听此曲的过程中想起了在瑞士琉森湖的夜晚, 当时路德维希仿佛看到了湖面反射的月光水波, 因此, 路德维希将此曲命名为《月光奏鸣曲》.[2]关于《月光奏鸣曲》的来源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贝多芬在成名之后曾经收了一个女学生琪察尔迪, 这个女学生的父亲是当时非常有名的一个贵族, 琪察尔迪是一个非常善良与美貌的女子, 琪察尔迪在跟随贝多芬学习钢琴的过程当中受到贝多芬的感染, 深深地爱上了贝多芬, 同时贝多芬也为琪察尔迪的美貌所倾倒, 两人之间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爱情, 但是当贝多芬上门提亲之时却受到了伯爵的强烈反对, 最终情投意合的一对情侣被硬生生地拆开, 贝多芬在失去爱人之后, 创作了《月光奏鸣曲》, 并将自己轰轰烈烈的爱情完全融入到作品当中.
2、《月光奏鸣曲》的艺术特点分析
贝多芬在创作《月光奏鸣曲》之初将其标记为“幻象式奏鸣曲”, 从这个名字我们可以发现, 这部作品是贝多芬在一种充分自由的环境当中即兴创作的一首曲子, 《月光奏鸣曲》最突出的特点在于, 相比于一般的古典奏鸣曲, 其节奏在不同的乐章具有非常明显的快慢差异, 《月光奏鸣曲》共计有3个乐章, 下文当中笔者分别对三个乐章当中《月光奏鸣曲》的艺术特点进行了分析.[3]
2.1、第一乐章艺术特点
在第一乐章当中采用的是一种单三部曲式、2/2拍、升C小调以及慢拍, 通过这种方式渲染出一种柔美与深沉的氛围, 从而与“月光”这一标题形成了完美的呼应, 也正是由于第一乐章当中的这种发自内心幻想的神秘悲痛与柔美使得路德维希联想到了月光, 因此, 也有人认为《月光奏鸣曲》来源的第二个传说是较为可信的, 因为第一乐章的情感氛围符合失恋后的心情.在第一乐章当中, 存在着较为细腻的情感变化以及充满神秘色彩的和声变化, 例如E、e、b的变化以及bⅡ那波里和弦的运用.
第一乐章开始是一种三个柔弱的连音, 在三连音结束之后则是分解的三和弦, 同时在这其中能够感受到较为明显的连续的流动感, 这种节奏也是整个第一乐章的基本背景, 始终贯穿第一乐章当中.在开头结束之后主旋律开始出现, 主旋律就如同歌唱一般, 又给人带来一种沉思感, 好像一个失恋的年轻人在缓缓地诉说自己心中的痛苦与对恋人的思念.同时还通过一种反复的音区以及节奏的变化将这种情感的变化有效地表达出来.第一主题从总体上来看, 较为轻缓, 如同清风徐来, 又如同明月缓缓地升起, 在第一主题结束之后, 第二主题开始出现, 第二主题延续了第一主题的特征, 采用的是b小调与B大调交替变化的方式进行展示.[4]
在进入到第23小节之后, 进入到了第一乐章的中间部分, 这时出现了三个联系的琶音, 三个琶音采用逐渐递进的方式开始不断地攀升, 最后逐渐转移到高音区当中, 通过高音可以展现出一种焦虑的情绪, 也开始了一个小高潮.在进入到第42小节之后, 曲调逐渐开始又变得平缓起来, 曲子开始重复与再现, 但是在第二次演奏的过程当中, 第二主题出现了稍许的变化, 即第二主题出现在升c小调当中.在进入到第60小节之后, 左手持续进行低音的演奏, 音乐就像月亮逐渐开始下山变得越来越弱, 最后逐渐消失.虽然在第一乐章当中主要体现的是一种哀怨的情怀, 但是也掺杂着些许其他的情感, 整体的思想变化较为丰富.
2.2、第二乐章艺术特点
第二乐章采用的是复三部曲式、小快板以及3/4拍, 与第一乐章的哀怨与幽静不同, 第二乐章整体的氛围较为轻快典雅, 贝多芬做出这种安排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三乐章较为激情, 第二乐章是作为第一乐章与第三乐章之间的过渡, 起到一种缓冲的作用.
第二乐章的第一部分采用的是一种单二部曲式, 但是不同的组成部分是由相同的主题通过一定的变化而来的, 此外, 中间部分也是采用单二部曲式, 同样采用降大D的基调, 这种调性布局在许多曲子中都不曾见到.同时右手需要一直演奏切分节奏, 而左手需要一直进行低音的演奏, 左右手之间一直形成一种交替作用, 从而突出一种较为欢快的节奏.
2.3、第三乐章艺术特点
第三乐章是整首曲子的高潮部分, 在这部分贝多芬的抗争与冲动被充分地表达出来, 同时也将作品的内在冲动有效地表达出来了。在这一乐章存在着许多较为鲜明的运动音符, 从而让人们可以联想起贝多芬不屈不挠的斗志。虽然整首曲子都被称为奏鸣曲, 但是其实在第三乐章当中才采用了奏鸣曲的曲式, 在第二乐章完成之后, 许多小高潮开始逐渐出现, 在这个过程当中是以16分音符的分解和弦作为主要旋律, 并从低音区逐渐向高音区开始扩展, 犹如江河愤怒向前奔流, 从而显示出贝多芬那种与命运斗争的精神.但是在进入到第14小节之后, 这种急促的曲调出现了暂停, 出现了6个小节的连结句, 在连结句完成之后出现的则是升g小调旋律, 乐曲也开始进入副主题部分.在副主题当中整体的曲调较为热情, 与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呼应.[5]而在进入到展现部之后则进入到了新的高潮当中, 同时以一种特定的顺序进行发展, 同时相互交错进行.
3、《月光奏鸣曲》的演奏技巧分析
贝多芬在进行《月光奏鸣曲》的创作过程中所使用的艺术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整首曲子的基调, 但是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二度创作, 通过这种二度创作, 不仅可以重现曲子的音乐艺术特征, 同时还可以使得曲子的音乐魅力得到一定的提升, 但是在进行《月光奏鸣曲》的演奏过程当中, 对于演奏技巧具有较高的要求, 因此, 在演奏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在下文当中笔者也是按照《月光奏鸣曲》的章节顺序对演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3.1、第一乐章演奏技巧
第一, 重音使用技巧.重音是指在钢琴弹奏的过程中下指需要采用较大的力度, 同时下指需要干脆, 但是必须能够控制得住.在第一乐章中的重音部分, 声音需要保持一种沉重而又缓慢的节奏, 就如同人的叹息一般.例如在进行《月光奏鸣曲》的前两个小节的演奏的过程中, 如图1所示, 需要通过左手将重音有效地表达出来, 在弹奏第一个音时, 音必须要被拉得很长, 下指的力度要适中, 同时二分音符尽量保持沉重, 通过这种沉重的二分音符将一种长段的旋律表现出来.此外, 在演奏的过程中, 必须要注意的一点在于mp、pp以及ppp之间的切换, 在切换的过程中, 必须要控制好下指的力度, 从而使得整体的过渡显得较为平缓, 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将第一乐章中所体现出来的忧伤有效地表现出来.[6]
图1《月光奏鸣曲》第1、2小节
第二, 连音技巧的使用.在进行钢琴演奏的过程中, 连音技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巧, 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技巧, 在进行第一乐章的三连音演奏的过程中必须要进行明确的区分, 第一种出现在该乐章的前十个小节当中, 为重低音三连音, 在进行这种三连音的演奏过程中必须要保持音色的稳定, 乐曲的引出需要通过一种流动且稳定的方式进行.此外, 在进行高音区的三连音的演奏时, 需要以一种稍快的方式进行, 从而体现出一种焦躁的情绪.
3.2、第二乐章演奏技巧
第一, 音阶的使用.在奏鸣曲当中音阶的种类相对较多, 同时对奏鸣曲的实际效果往往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 在使用音阶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发音的效果基本保持不变, 同时手指的控制力度需要保持一致, 关于音阶的使用技巧主要体现在第二乐章的结尾, 如图2所示, 在这部分音乐里, 音阶的跨度相对较大, 在高音区演奏需要具有激情, 而在低音区则需要流畅, 因此在弹奏时必须要注意手指的力度控制.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弹奏出优美的旋律.[7]
第二, 注意颤音的使用.在浪漫主义的钢琴作品当中, 颤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整体效果较为流畅, 声音也相对较为圆润, 但是对手指的灵敏度具有较高的要求, 因此, 在演奏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手指的灵活性。贝多芬在第二乐章设计了多个颤音, 尤其是在第52-60小节, 在由D大调再向降D大调过度时, 颤音的演奏必须要加强.
图2《月光奏鸣曲》第二乐章结尾
3.3、第三乐章演奏技巧
第一, 和弦的使用技巧.和弦的特点在于穿透力较强, 适合用于表达一种较为强烈的情感, 但是在演奏的过程中必须要保持整齐。在第三乐章的开头就有连续的八分音符, 在进行这部分的演奏时需要采用较重的和弦, 同时触键需要迅速, 在结尾时需要采用16分音符将和弦分解, 从而使得整首乐曲可以从低音区迅速地升到高音区当中去, 从而表达出一种较为激情的旋律.[8]
第二, 大跳技巧的使用.大跳技巧属于跳跃技巧的一种, 在使用大跳技巧的过程中, 手部的肌肉必须要有力量, 从而才能展现出力度的变化以及跳跃.在本乐章的前几个小节当中的旋律具有较为明显的跳跃性, 因此必须要通过大跳技术将这些内容有效地表现出来,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在跳跃的过程中必须要流畅, 同时掌心需要保持一定的弧度, 在进行第三小节当中的fff音的弹奏时, 必须要掌握好相关的技巧.
4、结语
《月光奏鸣曲》是一首划时代的曲子, 是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经典代表, 同时也是贝多芬创作生涯的高峰,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同时演奏也相对较为复杂, 为了便于演奏者的二度创作, 笔者对《月光奏鸣曲》的艺术特点与演奏技巧进行了必要的分析, 希望能对演奏者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刘韫.浅析贝多芬《月光奏鸣曲》与德彪西《月光》——创作背景风格和演奏技巧上的差异[J].黄河之声, 2016 (18) :10-11.
[2]丁妮.月光下不同的美学境界——贝多芬《月光奏鸣曲》与德彪西《月光》比较谈[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3 (8) :27-28.
[3]陈学元.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乐谱版本初探——以贝多芬《“月光”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为例[J].钢琴艺术, 2012 (4) :19-28.
[4]邓火.论贝多芬的三首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J].艺术百家, 2010 (S1) :316-318+190.
[5]周凌宇.试论贝多芬四首钢琴奏鸣曲结构的边缘性——对《悲怆》、《月光》、《暴风雨》、《黎明》四首钢琴奏鸣曲的补充分析[J].乐府新声 (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10 (2) :44-48.
[6]陶能清.不一样的月光——浅谈《月光》、《二泉映月》、《月光奏鸣曲》三者的异同[J].云岭歌声, 2004 (11) :11-12.
[7]李本校.把握作品的真正内涵──谈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的演奏风格[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8 (3) :48-52.
[8]孟文涛.一首五脏俱全的奏鸣曲式——剖解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 兼评魏纳的分析[J].中国音乐学, 1987 (4) :108-113.
http://m.rjdtv.com/yishulunwen/4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