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功能和运用方面探析孔子语言思想

语言学论文 2020-07-14 点击:

摘要

  Abstract:Modern linguistics, not only studies the language itself, but also considers the extern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language and explores the source of linguistics.In Confucian era, although people have vague understanding of language, but by careful study, we will find out how the intellectuals in that era treat language, and understand the function of language.This paper mainly uses the achievements of modern linguistics to explore Confucius' language thought hidden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function and language use.

  Keyword:language; linguistics; Confucius; language function; pragmatic;

  语言是其他动物和人类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每个正常的人都离不开语言, 都必须学习和使用语言。语言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回答。邢福义先生这样说道:“如果非得给语言下一个定义, 可以从语言的结构和功能两方面着眼, 说语言是一种复杂的符号系统, 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和思维认知的工具。”[1] (P2) 由此定义, 我们知道了语言有两个特点, 一个是———汉字, 以及通语工具———雅言可知。

从语言功能和运用方面探析孔子语言思想

  语言学又是什么呢?先秦有语言学吗?语言学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 所以当人类能够对语言进行理性思考的时候, 语言学也就算是发端了。先秦“百家争鸣”时期处在中国古典文明时期, 这个时期的学者自然也会对语言有所关注。正如叶蜚声、徐通锵的《语言学纲要》所示:“中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古希腊的哲学家、古代印度的思想家等等, 都提出了对语言学的一般看法, 并且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对语言的最早的理性认识。”[2] (P1) 所以, 说先秦有语言学是没有问题的。

  既然先秦诸子时期汉语已经相当成熟, 语言学也存在, 那么这一时期的古人对语言的认识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通过研究这一时期伟大人物的代表———孔子, 从而领略到那个时代语言观的一些情况。

  一、学人对孔子语言方面的研究概述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不仅被古人尊为“圣人”, 即便是到了如今时代, 其影响在国内外仍然是巨大的, 这点从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可以印证。孔子不仅受到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的关注, 在语言学界, 也是大家争相研究的对象。那么, 如何研究两千多年前孔子的语言呢?幸好有汉字, 幸好有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的《论语》, 才使孔子的语言学思想没有被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在诸多孔子语言观的研究中, 何九盈的《先秦诸子的语言理论》, 从“语言与社会存在, 语言与政治伦理, 语言与逻辑思维”等方面来考察孔子的语言观;朱茂汉的《孔子语言观简论》, 从“言必谨慎, 言必及义, 言必有信, 言必有中”来探究孔子的语言观;聂长建的《孔子的语言观与语言美》, 从“言行一致, 名实一致, 文质一致, 时中一致, 以及修辞美方面”来审视孔子的语言观;卢文同、丁恒顺的《孔子的语言观》, 是从“语言与行动, 言语要谨慎, 言语要合乎礼仪, 雅言和辞达”这些方面来观察孔子语言的。关于孔子语言观的研究论文还有很多, 此处笔者就不一一列举。

  据笔者归纳总结, 对孔子语言观的研究, 大多是从其语言内容、修辞, 从其语言与社会、政治、人伦、逻辑思维等关系方面入手的, 比较传统且略显笼统。其实对于这些, 笔者认为以现代语言学的角度来看, 都可以归到语言的功能和语言的运用里去。鉴于鲜有从现代语言学的视角进行分析, 故笔者尝试着从语言的功能与语用方面, 把孔子的语言观与现代语言学思想对应起来。

  二、信息传递功能

  信息传递的方式很多, 在叶蜚声、徐通锵的《语言学纲要》当中有这方面的说明。“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 人们也可以借助于语言之外的其他形式, 比如文字, 旗语, 信号灯, 电报代码, 数学符号, 化学公式等等, 都是传递某种信息的形式。”[2] (P7) 但在多种信息传递方式中, 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这里的语言, 强调的是口头语言, 《论语》虽然是以书面文字形式呈现的, 但却是语录体, 能够比较客观的反映孔子的语言。

  品读《论语》 (本文中, 笔者主要参照杨伯峻的《论语译注》, 且用例只标明篇名, 不再重复“论语”二字) , 笔者发现孔子很重视语言内容能否很好的传达, 这反映出孔子是理解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的。下面举几个例子来印证:

  例1子曰:“巧言令色, 鲜仁矣!” (《学而篇》)

  杨伯峻译注:“花言巧语, 伪善的面貌, 这种人, ‘仁德’是不会多的。”[3] (P3)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知, 孔子不喜欢说俏皮话的人, 即其否定讲话内容不切合实际。

  例2子曰:“辞达而已矣。” (《卫灵公》)

  杨伯峻译注:“言辞, 足以达意便罢了。”[3] (P170) 此例可推测出孔子不喜欢过于浮华的辞藻。能够传递信息即可, 不然会有碍于信息传递。

  例3子曰:“多闻阙疑, 慎言其余, 则寡尤。” (《为政》)

  杨伯峻译注:“多听, 有怀疑的地方, 加以保留;其余足以自信的部分, 谨慎的说出, 就能减少错误。”[3] (P19) 从此例, 我们知道了, 孔子对于别人的语言内容不全信, 还进行适当的怀疑, 但不要直接指出来;对于自己的语言内容, 应当谨慎表达才好。

  例4子所雅言, 《诗》、《书》、执礼, 皆雅言也。 (《述而》”[3] (P71)

  此例可以看出, 孔子重视当时的通语———雅言, 雅言即是当时的通语。其被孔子重视, 说明孔子理解雅言在信息传递方面的重要性。

  例5子曰:“古者言之不出, 耻躬之不逮也。” (《里仁篇》)

  杨伯峻译注大意为, 古时候言语不轻易出口, 就是怕自己的行动赶不上。[3] (P40) 此例教导人们要言出必行, 以示对话语的尊重。

  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孔子讲究语言内容的真实与可靠, 不可花言巧语, 言语浮夸失实;讲话要谨慎, 才不会使信息传递失真;要讲通语, 沟通起来才流畅;讲出的话, 要用实际行动来表明自己真的接收到别人的话语信息了。由此可以看出, 孔子明白语言不只是传递信息, 还要言出必行以尊重别人, 这又体现了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

  三、人际互动功能

  “语言的社会功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保持某种社会关联, 这可称为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互动包括两方面, 一个是说话者在话语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意图, 另一方面对受话者施加了影响, 得到相应的语言或行多上的反馈, 从而达到某种实际效果。”[2] (P8-9) 语言不仅要传递妥当的内容, 还与人际互动分不开, 这体现在“言谈现场”和上下文语境之中, 这些语境是说话人与受话人的情感、态度以及意图的交流, 已经超越了谈话的具体内容。

  (一) 言谈现场

  《论语》当中的言谈现场举例如下:

  例1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 与其奢也, 宁俭;丧, 与其易也, 宁戚。” (《八佾》)

  杨伯峻译注:“林放问礼的本质。孔子说:‘你的问题意义重大呀, 就一般礼仪说, 与其铺张浪费, 宁可朴素简约;就丧礼说, 与其仪文周到, 宁可过度悲哀。’”[3] (P24)

  分析此例, 这是一个物理语境。说话者林放, 受话者孔子, 林放问礼于孔子, 孔子对林放做出回应, 评价了林放问题的意义重大, 是为表明自己的态度, 接着继续解释自己所认为的礼应该是什么样的。此例, 林放问题的意图是想从孔子这里知道什么是“礼”, 孔子则传达了自己的情感态度———礼很重要, 以及礼的具体形式, 此二人在主观情态上是彼此互动的。

  例2子夏问曰:“‘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八佾》)

  杨伯峻译注:“子夏问道:‘有酒窝的脸笑的美啊呀, 黑白分明的眼流转的媚呀, 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呀。’这几句是什么意思?孔子道:‘先有白色底子, 然后画花。’子夏道:‘那么, 是不是礼乐的产生在 (仁义) 之后呢?’孔子道:‘卜商呀, 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3] (P25)

  此例很好地向我们展示了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子夏只是引用《诗经》当中的句子委婉地向孔子请教“礼”, 并未点出《诗经》。孔子却回答了关于他对这几句诗的见解, 最后还说可以同子夏讨论《诗经》了。这就是语言人际互动功能最好的体现。他们并未说明《诗经》这个事物, 两人却都知道在谈论《诗经》。

  (二) 上下文语境

  “书籍、报刊上的话语似乎只有说话者, 看不到受话者。但是, 每一个阅读者都是话语的接收者。”[2] (P9) 看似是单方面, 不像是在语境中, 其实不然, 人阅读文献是可以跟文献作者对话的, 是能产生共鸣的。

  例1子曰:“《关雎》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八佾》)

  杨伯峻译注:“孔子说:‘《关雎》这诗, 快乐而不放荡, 悲伤而不痛苦。’”[3] (P30)

  此例可看出孔子在读《关雎》时, 产生的共鸣情感是快乐却不放荡, 悲伤却不痛苦。

  例2子曰:“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 (《为政篇》)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 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就是‘思想纯正’。”[3] (P11)

  此例, 讲的是孔子在读了《诗经》后, 评价《诗经》为“思想纯正”。

  这两例, 反映的是孔子读《诗经》后的情感体验, 读《诗经》的过程就是把自己置身于上下文语境之中, 看似是人与书的交流, 其实是孔子与《诗经》诸篇作者们的交流, 是一种人际互动, 体现了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

  四、文化功能

  文化是什么呢?至今学界仍相持不下。邢福义《语言学概论》, 对文化有这样的定义。“对文化作广义的理解, 我们把文化看作社会成员共同创造并拥有的所有事物现象。具体地说, 文化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超自然性和超个人性。”[1] (P30) 可见, 文化是社会现象。

  那么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怎样的呢?邢先生这样认为:“从文化内涵上看, 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从文化外延上看, 语言属于制度文化。还说道: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其特殊性就在于语言具有镜像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1] (P30-31) 上述总结,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既然是文化现象, 自然具有社会性、制度性, 具有镜像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

  孔子的语言总是与社会制度分不开, 所以其语言的镜像功能主要体现在“正名”问题上。何九盈先生在《先秦诸子的语言理论》当中这样说道:“先秦诸子讲语言理论时, 大都把它和政治伦理关系问题扯在一起, 最能说明这一点的就是人们很熟悉的所谓正名主义了。一提起‘正名’二字, 大家都会想到孔夫子。”[4] (P42) 可见, 孔子很看重“正名”。用什么“正名”呢?当然是用着名的“仁”和“礼”, 而孔子对”仁、礼“的宣扬, 恰恰又反映了语言的文化传承功能。

  (一) 镜像功能———“正名”

  《论语》中的“正名”思想, 举例如下:

  例1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 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 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 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 盖阙如也。名不正, 则言不顺;言不顺, 则事不成;事不成, 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 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 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 无所苟而已矣。” (《子路篇》) [3] (P133)

  这是一段关于政治方面的对话,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用了一大段话来讲名。那孔子所说的名是什么呢?诚如赵振铎在《先秦诸子的语言观》里说道:“这段话里面的‘名’就是名分, 正名就是纠正名分上的用词不当, 主要是涉及典章制度上的那些用词不当, 而不是一般交际活动里面的用词问题, 这是孔子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5] (P47) 可以确信, 孔子的这个“名”只是政治名分。

  例2“觚不觚, 觚哉!觚哉!” (《雍也篇》)

  杨本译注道:孔子说:“觚不像个觚, 这是觚吗?这是觚吗?”杨本注释道:孔子慨叹当时名不符实, 如“君不君, 臣不臣, 父不父, 子不子”之类。”[3] (P62-63) 孔子的这个“名”说的是事物的名称。通过孔子语言反映了当时名和实混乱的社会现象。

  无论这个“名”是政治名分亦或是实物的名称, 都说明当时社会秩序的混乱。这种社会混乱现象通过孔子语言这面镜子揭示于后世, 这正是体现了语言的镜像功能。

  (二) 文化传承功能———“仁、礼”

  文化传承功能主要体现在“仁、礼”上, 《论语》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字。根据杨伯峻《论语词典》, 仁字出现109次[3] (P221) , 礼字出现74次。[3] (P311) 《论语》当中出现“仁”“礼”的话比比皆是, 笔者不一一例举。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仁”“礼”呢?这是因为“仁”“礼”是孔子的思想核心, 这是学界公认的。“仁”“礼”是孔子首创还是只在传承它们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关于孔子以前的时代是否存在“仁”字, 有些学者认为甲骨文、金文中存在“仁”字, 但也质疑不断。有无“仁”字, 有赖于考古方面的新发现。郭沫若曾说过:“‘仁’字是春秋时代的新名词, 我们在春秋以前的真正古书里找不出这个字, 在金文和甲骨文里也找不到这个字。”[6] (P87) 由此观之, 郭沫若先生也未能找出“仁”字最早的出处, 可见, “仁”字断代不易。但笔者认为, 即使学界目前尚未找到孔子时代之前文献当中确切的“仁”字, 但也一定存在大量与这个字意义相关的思想意识。白奚在《“仁”字古文考辨》当中有言:“总之, ‘仁’的观念到了春秋时期逐渐流行, 成为人们修己待人处事的一个普遍的道德原则, 并成为了孔子仁学的直接思想来源。”[7] (P97) 所以, 说“仁”的观念的提出早于孔子, 这一点应当没有疑问。

  对“礼”字的研究, 首推王国维先生。他在《观堂林集》一书中认为甲骨文中的即礼字, 并解释说:“象二玉在器之形, 古者行礼以玉。”[8] (P291) 可见, 对于“礼”字先于孔子时代存在这一点毋庸置疑, “礼”所表示的含义先于孔子也当是事实。

  总而言之, “仁、礼”思想非孔子首创, 却被孔子认为是古时候的高尚社会准则, 通过言传身教, 竭力推崇“仁、礼”文化, 以确保其能够被传承下去。但无论是言传还是身教, 皆是语言的形式, 皆是孔子的语言, 而所有这些, 也正是体现了孔子语言对“仁、礼”文化的传承功能。

  五、语用功能

  研究语言学需要明白语义学和语用学不是一回事。“语义学和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他们都关系到意义的提取与传递。”[9] (P15) “语用学感兴趣的就是某一话语在一定语境条件下的意义, 它与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或目的密切联系。”[9] (P15)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孔子对于语言运用方面有哪些要求以及如何很好地运用语言的。

  (一) 谈话时机、场合、对象

  《论语》有记载:

  (1)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 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 失言。知者不失人, 亦不失言。” (《论语·卫灵公》) [3] (P163)

  (2) 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 谓之躁, 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 未见颜色而言谓之警。” (《论语·季氏》) ”[3] (P176)

  由此可知, 一个言谈语境要想成功, 要想正确传达信息, 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态度, 务必要考虑说话的时机。

  孔子不仅很讲究讲话时机, 而且还要求分清场合, 分清对象。例如:“孔子于乡党, 询询如也, 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 便便言, 唯谨尔。朝, 与下大夫言, 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 阎阎如也。君在, 踧踖如也, 与与如也。” (《乡党篇》) ”[3] (P97) 此例, 反映了孔子根据不同的对象、场合, 讲话的态度是不同的, 这符合孔子尊卑有序的思想观念。

  (二) 言内意外

  有些言谈语境是说话者想要受话者明白自己的态度, 这就是所谓的言内意外。我们来看《论语》中的这个言谈语境。

  阳货欲见孔子, 孔子不见, 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 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 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 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 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3] (P180-181)

  众所周知, 孔子不喜欢阳货, 所以在这段对话中, 大段话都是阳货自问自答, 孔子只在最后说了句“好吧, 我打算做官了。”此例, 孔子巧妙地运用语言, 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就让人明白了自己的弦外之音。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语用的魅力, 有些话不必多说, 即可达到交际目的。

  结语

  在科技文明不发达的先秦诸子时期, 其实还不能算有全面的语言学。当时人们对语言的认识还是有限的。即使孔子这样伟大的语言大师, 对语言的认识也是不全面的, 但考虑到时代背景, 能有这样的认识, 也算是了不起的。因为孔子已经在语言内容方面很讲究了, 比如教导人们在正式场合不可胡言乱语、不成体统, 要分清对象, 避免浪费口舌;他虽然没能抽象出语言方面的专业术语, 但已在语言运用实践中, 体现出语言的各种功能和语言运用的技巧, 不愧为“至圣先师”。

  参考文献
  [1]邢福义, 吴振国.语言学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叶蜚声, 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王洪君, 李娟 (修订)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0.
  [4]何九盈.先秦诸子的语言理论[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 (5) .
  [5]赵振铎.先秦诸子的语言观[J].中华文化论坛, 2001, (1) .
  [6]郭沫若.十批判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7]白奚.“仁”字古文考辨[J].中国哲学史, 2000, (3) .
  [8]王国维.观堂林集[M].北京:中华书局, 1959.
  [9]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6.

从语言功能和运用方面探析孔子语言思想

http://m.rjdtv.com/yuyanxuelunwen/4903.html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