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研究性学习的高校毕业论文指导改革初探

毕业论文 2020-03-06 点击:

摘 要:针对高校毕业论文指导中效率较低,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普遍不高的现状,引入研究性学习模式,提出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毕业论文研究性学习指导模式”.通过日常教学常贯彻、科研团队常吸纳、竞赛项目常驱动、课程论文常锻炼、产教研常融合,写作素养常培训等全方位多层次的训练,学生的科研素养得到了有效的培训,毕业论文质量有了大幅的提升。这种研究性学习指导模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其他课程的教学实践也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毕业论文指导;创新能力;科研团队;竞赛项目驱动。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运用已学知识、理论和技能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一次综合训练。毕业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毕业论文的质量,也是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但是,高校本科毕业论文一直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从多年的信息类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我们发现,学生论文质量不能保证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从学生角度看,学生因为面临考研复试、找工作、实习等毕业前的各种事项,心思很难放在毕业论文上,对毕业论文也不够重视;从指导教师角度,一般指导教师教学科研任务非常繁重,而指导学生的人数又过多,造成有的教师指导不力,而有的教师的指导费心费力却成效不大;从学校管理角度,论文写作指导之类的课程或者培训很少或没有,毕业论文的质量缺乏保障机制。
  
  我们一直在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努力探索,希望能找到一个比较好的模式,既可以提高指导效率,又可以提升学生论文质量。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引入研究性学习模式,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下,学生以科学研究的方法来发现知识的学习方式。而毕业论文无疑是一种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以研究性学习贯穿于高校毕业论文指导和管理的始终,对于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一、研究性学习简介 .
  
  研究性学习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学习方式,主张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理解和应用并且探索创新。研究性学习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直接目的[1].
  
  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教学息息相关。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双边互动过程。教师应该大力推行研究性教学,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搭设开放、宽松的学习环境,而学生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解决问题,实现研究性学习。在很多环境下,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也可以不作特别区分。
  
  国内外很多高校纷纷倡导研究性教学和学习[2].基于问题的学习、跨学科课程、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等各种科研和实践机会,让学生开拓了思维,加强了团队合作,也培养了他们搜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进一步分析、判断和应用的能力。这些都是我们实施研究性学习指导模式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
  
  二、高校毕业论文指导研究性学习改革思路 .
  
  提高学生写作毕业论文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也不是只靠几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完成的,而需要自学生踏入大学校门开始,就开始灌输研究性学习的思维。只有这种思维和各种训练到位,才可以让学生写出高质量的论文,为大学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因此,我们提出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毕业论文研究性学习指导模式”.
  
  (一)日常教学常贯彻 .
  
  日常教学中,教师即有意识地贯彻研究性学习的思想,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并且可以逐步适应教师的研究性教学模式,从而养成主动思考,自觉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可以分为两大类型:课题研究类和项目设计类。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经常以专题的形式将教材内容重新组织,并且每一个专题可以分成若干个课题。让学生以分组合作的方式研究某一个课题,对课题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随着探究活动的不断深入,学生需要去了解和学习很多陌生的知识,他们会去搜寻与问题有关的信息从而解决问题。教师可以适当地给予指导,指导他们查阅资料、选择资料和分析资料的具体方法。这样问题解决了,最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也已经被学生潜移默化吸收了。
  
  对于一些注重应用和动手能力的学科,比如编程语言类课程,就应该让学生去设计一些项目,以大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自己设计,动手编码实现一些软件和应用。有的学生认为把课本上代码敲完了,出结果了,就算是学会某种编程语言了。这在很多低年级学生那里还不是少数。所以,鼓励学生去实现某个小的软件或者系统,哪怕是个晚会抽奖软件、计算器、计步器、打卡器等等,学生也会受益匪浅的。因为他会将整本书融会贯通,甚至要用到其他专业课程的知识才可以完成,这样既能意识到专业课的用处,又能驱使他去自学专业课的知识,提高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科研团队常吸纳 .
  
  在高校中,基本每个任课教师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科研团队。可以有意识地吸收有潜力有意向的学生加入科研团队,集中对这部分学生进行科研素养的训练,既能够帮助教师做一些工作,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近几年陆续有学有所长的学生加入我们的科研团队,帮助课题组做了不少工作,而学生自己也得到了基本的科研训练,在如何查找、阅读文献,发现问题,熟悉论文的写作,提高表达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有同学在本科阶段就发表了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有多个同学在已开展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等各种立项。今年我们课题组的2位同学更是在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的好成绩,并且还有4位同学获得山东省一等奖的好成绩。这几位同学基本都是刚刚结束大一和大二学习就获奖的,当然之前他们早早地加入了我们研究组。这些同学在研究组每周都要参加讨论班,每个人还有自己的研究任务。在紧张的上课之余,这些工作非但没有影响他们的学习,而且让他们静下心来,去除掉了内心的浮躁。科研的工作让他们感受到了学习的热情,随着学习的深入,慢慢地提升了自己,在科研素养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三)竞赛项目常驱动 .
  
  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比赛或者项目开发。以竞赛驱动的方式,更能够激发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在比赛之前,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实战培训,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自主创新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课题组的学生近几年在全国数学建模大赛、齐鲁软件大赛等大赛中多次获奖,并且成绩越来越好,不但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是在独立解决问题、论文写作能力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我们组已经毕业的同学,在研究生阶段也表现优异,在全国研究生建模大赛中也获得好成绩,这都得益于日常的科研素养的培养。对于某些同学的竞赛作品,我们鼓励他们继续完善和提高,可以作为自己的一个大的项目,也可以完善作为毕业论文。
  
  (四)课程论文常锻炼 .
  
  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入研究性学习的思路。通过分组实验、分层次实验等方式,引导和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我们在人工智能实验中,提出了“多层次循序渐进式研究性教学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3].对于学有专长或者有兴趣参与研究工作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完成分层次教学中较高层次的任务。
  
  课程论文或者课程设计也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依托专业课程,在教师指导下对学生进行的初步科研训练。所以,在课程论文指导时,从选题到内容再到格式都严格要求,对后期毕业论文的写作也很有帮助。将课程论文继续深入,或者将所做系统或者软件的功能进一步完善,就可以作为毕业论文。当然这需要后期毕业论文期间确实要有所拓展和提升。
  
  (五)产教研常融合 .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偏弱,这对信息类的学生来讲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除了教师在平时注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还应该加强校企合作。我们信息学院近年来与青岛东合、浪潮、日照高校技术产业开发区、山东领信、日照市云计算中心、上海众生数据、HP(济宁)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开展校企合作,在微软、惠普、神州数码、浪潮、海尔等多家大型IT企业建立了校企联合实践实训基地,校企合作积累了丰富的实际经验[4].
  
  近期,我们在原来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建设产教研融合机制,多方洽谈合作企业,筛选云计算、嵌入式、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电子商务等技术方向,产教研协同创新。产教研融合是校企合作的深化,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缩短了学校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的距离,有效地解决了学生毕业就业与岗位适应间的矛盾,把育人与用人两大环节衔接起来,形成了一个由人才培养到人才使用的自然顺畅的良性循环。通过产教研融合,不但可以从企业聘请有经验的兼职教师,丰富师资队伍结构,直接把行业的最前沿信息与实践经验应用到专业的教学培养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实践能力,还可以通过参与企业的项目研发工作,丰富师生的实践和应用开发经验,使得教师在理论知识得到提高的同时实践水平更有新的突破,加强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和产教研融合,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延伸,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从而为毕业论文的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就业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六)写作素养常培训 .
  
  开设一些文献检索、论文写作等短期选修课。
  
  在多年的毕业论文指导中发现,很多学生的问题出在文献检索和论文写作方面。比如,如何去搜索文献,如何去选择文献,如何在文献中得到有用的资料和信息,很多同学到最后都是一头雾水。在论文写作方面,论文结构如何组织,摘要、引言等写作应注意的事项,甚至论文格式也成了相当一部分同学的拦路虎。这些基本的训练需要在之前的课题研究、课程论文写作过程中不断强化,但是更需要前期有专门的课程给予指导。所以开设关于文献检索和使用,以及论文写作的短期选修课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七)毕业论文稳步走 .
  
  有了以上的准备和基础后,毕业论文的实施将更加顺利。下面将就实施中的关键点分别阐述。
  
  1. 选题 .
  
  在之前基础上,选题可以是参与的科研课题,可以是某一课题或者课程设计或者竞赛的延续作品,当然,也可以是跟实习单位相关的应用。我们课题组2012级的2位同学,因为保送研究生,还在我们课题组继续深造,因此,她们的选题就是在之前参与的科研课题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工作。之前的论文指导工作中,有毕业生因为要参加实习单位的培训,不能在校,但是选题的时候就可以更灵活,是结合实习单位的培训内容来定题,实践证明,学生既可以加强培训效果,又不影响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学生也可自主命题,但是需经过指导老师同意,尽量与实习单位或者以后的工作或者研究需求相关。这也是希望学生能够在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基础上,又能将毕业论文作为之后工作或者研究的起步点。
  
  2. 见面会 .
  
  师生沟通方式主要通过邮件或者其他通信工具,但是有几个关键点必须见面详谈。
  
  (1)选题后 .
  
  选题后,组织一次全体人员见面会。
  
  第一,确定选题。如果有调整,尽快当面沟通,之后选题不宜再调整,有利于毕业论文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第二,熟悉流程。将毕业论文的整个流程,开题、中期检查、初稿、查重、定稿、答辩等让学生心中有数。并且将每次的注意事项,每次见面会的安排都提前告知。
  
  第三,强调规范。在具体强调规范之前,首先强调,毕业论文是大学四年对自己学业水平的一个检验和总结,必须有自己的创新和想法,而且要有一定的工作量。做设计和论文时,如果遇到有些不会的地方,及时去查阅资料学习。之前就有同学选题是自己完全陌生的一种编程语言,他们以毕业论文为契机学会了这种语言,并且做出了自己的作品,收获颇丰。
  
  毕业论文的写法、格式等,也一一告知。从论文题目、摘要、引言、正文、结束语、参考文献等大的结构讲述如何写作,也举例讲解正文中常规的结构安排。特别是摘要和引言的写法,是很多学生容易忽略的。摘要的英文翻译,一定自己查阅资料,根据严格的术语认真完成,而不是通过在线翻译等工具来应付。全文应该用学术语言描述,逻辑清晰,语句流畅,避免口语化或者不通顺语句甚至错别字的出现。参考文献的查阅涉及到文献检索,强调文献检索的意义,演示文献检索的方法,告知文献选择的应该是比较新的研究工作,而且尽量是专业水平比较高的期刊的文章。
  
  在之前的毕业论文指导中发现,论文的格式竟然是大部分同学的障碍。在第一次见面会中,先把论文格式的重要性和学校的论文格式规范细致地讲解一遍,指出同学容易出现的问题,让同学心中有数。当然,可以把学校的论文格式规范和一篇范文一起分享给他们,以备后来参考学习。
  
  (2)初稿完成后 .
  
  首先从总体上把握一下学生提交的初稿,主要包括内容、结构等是否合适,是否有自己的创新,是否做了充分的工作等。如果没有明确创新的,应该及时沟通,帮助他选择创新点;如果工作量不足,比如所做软件功能不够完善,也可以引导他如何去丰富功能;如果论文写作的结构有问题,应该与他探讨整篇论文的脉络和前后逻辑,引导他修改和调整。这些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者电话沟通的,就可以不用见面。对于沟通不畅的,要及时见面交流,以方便后续工作顺利开展。
  
  (3)修改稿完成后 .
  
  这是在修改初稿的基础上完成的作品。这次的检查,就侧重格式、语句等细节方面。因为项目较细致,建议组织一次全体人员见面会。根据批阅情况,把学校格式规范和范文的关键点重新强调,并且可以拿一位同学的修改稿作为例子,进行现场批阅,让大家对格式规范有更深入的认识。同组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互相批阅,从而减轻指导教师的负担。这项工作虽然是前期工作的重复,但是以多年的指导经验来看却十分必要。因为刚刚选题后对论文格式规范的讲解,很多人由于还没有正式开展工作,对论文写作中的这些细节还是比较模糊的。当然,如果毕业论文之前,能得到有效的科研训练或者论文写作培训的话,这种情况能好很多。
  
  (4)最终稿完成后 .
  
  最终定稿一定要组织全体见面会。有了上次的见面会为基础,这次的版本基本问题就会比较少,大部分同学可以定稿。当然,这之前应该会有学校的查重,也是个督促方式。这时候,可以跟学生统一讲述答辩的注意事项,准备答辩材料和PPT.
  
  其实,每次见面会的组织,除了因为直接见面可以更方便指导教师将自己的想法更全面地与学生沟通之外,还因为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批阅,修改效率会有大幅的提高。虽然学生之间的沟通也可以通过网络,但是实践证明,当面批阅打印版比论文电子版的批阅效率高很多。
  
  3. 时时督查 .
  
  除了几次见面会外,大部分与学生的沟通都可以通过网络或者电话方式解决。比如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报告等。这些学生在外地也可以及时地沟通和交流。因为,临近毕业,考研复试、实习、招聘会等等,让很多学生无法每天安心在学校,所以,网络或者电话的沟通方式,可以让学生可以两者兼顾。
  
  4. 强化培训 .
  
  虽然有前期的相关选修课程为基础,学生论文写作还是会遇到很多问题,因此,根据督查和面谈情况,强化有关文献检索、论文写作和排版的相关方法和要求,也是十分必要的。
  
  5. 小组互评 .
  
  根据学生情况,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内部互查互评,主要通过网上交流的方式。在见面会上,则可以更加顺畅沟通交流,效率也会倍增。这种方式,既可以适当减轻指导老师的工作量,极大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让学生在批阅同组其他同学论文的同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从而通过互查进而自查,学生自己对论文的把握层次会更加深入。
  
  三、结束语 .
  
  在高校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引入研究性学习模式,可以让学生经过较为连续的科研训练,毕业论文的水平和效率都会大幅提升。对指导教师而言,也可以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同时,渗透到日常教学的研究性学习思维,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长期发展也是非常有益的。
  
  参考文献:
  
  [1]曾祥翊。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学设计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3):81-88.  
  [2]张彦铎,李迅,鲁统伟。研究性教学在人工智能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1):102-104.  
  [3]李圣君,尚军亮,雷玉霞,等。人工智能实验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索[J].高教学刊,2016(3):236-239.  
  [4]王斯锋,孔峰,李光顺。新形势下师范类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4(10):34-37.

基于研究性学习的高校毕业论文指导改革初探

http://m.rjdtv.com/biyelunwen/3339.html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