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的分类管理与采购管理

建筑材料论文 2019-11-14 点击:

摘要

  建筑材料是所有工程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是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在一切建设活动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建筑材料的问题。正确而科学地处理批量材料采购和建筑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重大课题。

  1 强化对建筑材料管理和核算具有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

  建筑材料的概念,其实包含了建筑所用的各种原材料和其他辅助材料,以及各种半成品材料、外购件、包装材料、修理材料、及燃料、运输品等等。它属于企业资产,并且按照其流动性应该将其排列在资产的前列,我们由此就能从看出它的重要性。建筑材料是一种存货资产,同时也是一种流动资产,因为建筑材料本身就具有经济价值,且能够导致企业现金及固定资产的变化,另一方面,它还能够影响和改变企业的经济效益,它本身的经济价值势必影响到企业和单位的整体利润。

  概括地讲,建筑材料是形成建筑成果的实体,是构成建设成本的主体,是形成建筑产品的主力,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动性极强且可随时变现。如果不能进行正确的核算与管理,不但会造成资金运用效率的降低,而且会加大会计账目记录与市场价格的偏差,导致会计信息错误和失真。另一方面,不科学的管理方式导致材料的积压,不仅会加大资金的占用,而且可能导致材料的损失与毁损,并会因新产品的出现而“退役”.所以加强材料的核算与管理,无论是对施工企业,还是对建设单位,都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

  2 对建筑材料应进行必要的分类管理

  ( 1) 由于现实生活中,建筑材料的品种多而乱,取得材料的渠道各不相同,各部门的管理和核算方法也有所不同,因而对建筑材料的管理,应当在当地建设管理部门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下,有区分地按实际采购成本核算,同时加强对建筑材料收发、账簿的记录,都要按照实际成本法进行。现代社会发展飞快,各种新材料的不断推陈出新,越来越多的老材料因功能单调而显得落后,因不适应新的规范要求被限制使用;由于建筑施工的方法不断地向机械化、工业化发展,使以前的原材料进场,变成了现在的半成品采购; 由原来的现场作坊,变成了现代的工厂化操作。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这就需要管理会计对多种方案的成本进行具体分析、比较后,作出最优方案的选择。这就是分类管理的前提。

  ( 2) 对材料进行指标性限额管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各种材料出现一定的消耗是正常的,在所难免的,因而在预算中进行消耗定额管理是必要的,要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也同时要客观和公正,要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必要的评估,在认真分析和推测的基础上,科学地预算出数据。其次,消耗预算是在正常情况出现的,假如出现了不正常的案例,就得从遵循经验出发,综合各种素材,最后才能得出结论,并且这个结论要让各方都心服口服。

  ( 3) 根据材料的实际情况,对建筑材料进行分类管理,并将材料分成三种类别: 第一类是资金量大,但数额不多的,比如水泵、电梯等,这类材料一般对建筑单位有一定的影响; 第二类是价格一般,但数量比较多,比如水泥、钢筋等,这些往往是建筑单位扩体部分了; 第三类品种少数量小,比如铁钉、架板等,这类材料一般对单位造成不了多大的影响。这三类产品,就要分门别类,分类管理。第一类产品价值大数量少容易控制,第二材料属于重点管理的对象,第三类材料只要求把握一个总量总金额就可,过细的管理反而不利。

  3 不能简单以价格为标准采用招标的方式采购材料

  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建筑材料确实要优先考虑价格,但价格不是选用材料的唯一标准。采购时要充分考虑材料质量、品牌以及事后服务的态度等。往往,材料质量保证的体系不同,材料的价格也就不同,材质所包含的内容和范围也不同。市场的认同程度不同,供求关系不同,需求的季节不同,材料的价格也会不同。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材料的价格,耐久质优、质量确保的材料往往价格高了一些,这也在情理之中,使用这些建筑材料,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就是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价值。质量就是声誉,价格贵一点确保了质量,就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社会影响。

  现在合法的比较流行的采购形式是招投标,表面上看,这样可以发挥需方市场的优势,让供货商前来应标,通过竞争体现价格优先,从而降低了材料的价格,达到正确、公平的目的。但是这种招投标的方式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如果对材料的品牌、质量和价格不做充分的了解,如果对供货渠道和环节不进行控制,如果对前期的招标工作准备不够细致,极易给投标人留下投机的空隙,不但不能降低材料的采购价格,并且会给中标后的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带来被动的局面,甚至给以后的工作造成制约。材料的采购招标也会给招标单位带来不利的局面,发布招标文件就是暴露购买的目的,就是把自己需要材料的秘密告诉对方; 信息发布的有效范围和招标内容的公开程度是有局限的,此外,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着“圈标”“串标”等不法行为,这样反而给企业带来了损失,并且可能让局面失控。

  4 材料的批量采购与管理

  建筑工程一般规模都不会小,一项大一点的工程建设一般耗费资金都在上亿元,耗时几年才能完工,因而加强对建设材料的安排和管理,尤其不要让原材料过长地储存,就会有利于财务的灵活运用,就会降低财务的压力。但实际上往往不尽人意,运输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供货的远近,都会给工程带来一些意外,甚至出现停工待料的现象,这样,科学地安排采购,有计划地储存,分批采购,批量采购,分批管理,都是非常必要的。从材料促销的方式对采购成本的影响考虑,零星采购,材料的价格较高; 批量采购,可能会得到供货单位的优惠; 从材料管理费用对材料综合成本的影响考虑,过多的材料库存,会占用较多的采购资金,会增加仓储管理,会增加费用开支。材料积压越多,占用的资金越多,财务费用也越多。建筑材料的采购与管理,不但要处理好材料的批量采购与材料实际成本的辨证关系,而且要使材料的综合成本与资金使用效益更加匹配。最佳的经济批量,能给建设资金的使用带来最高的经济效益,并决定最终的建筑工程成本,影响着最终的成果和利润。

  总之,建筑材料的采购和管理其实是一门科学,建筑材料的费用归根到底是建筑工程的直接费用,最终影响着建筑工程的造价,与工程效益紧密联系。在建筑过程中,加强和提高对材料的有效管理,探索和寻找降低材料采购成本的最佳方法,正确处理材料的批量采购与建筑成本的匹配关系,就能够达到降低工程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最终达到提升工程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卫玲。 实用建筑材料管理[M]. 北京: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

  [2]吴国华。 论工程建设的职能定位与管理模式[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

  [3]李艳丽。 建筑管理不能“一刀切”[N]. 国际金融报,2011.

建筑材料的分类管理与采购管理

http://m.rjdtv.com/tumujianzhulunwen/1986.html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