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欧美文学灵魂迷失困扰的根脉

文学论文 2020-01-19 点击:

摘 要:在欧美文学的讲述中会经常触及到现当代作家及其作品人物,在文化转型期对自我欲望和自由意志过度拓展而发生生命不能承受之痛的精神现象,引起我们对伦理生态安全的焦虑。展示这些固有世界正在坍塌的精英人物的精神处境,探索他们灵魂迷失困扰的根脉,以期重建人格及伦理生态,找到当代人价值回归的方向,应成为欧美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目标。
  
  关键词:叙事;伦理生态;个性真实。
  
  刘小枫在《沉重的肉身》一书中说:叙事,特别是文学叙事能够“重新找回生命的感觉”,伦理是“以某种价值的观念为经脉的生命感觉”,因而“叙事是伦理的事情”.在欧美文学的叙事中我们有必要引入伦理生态--“生命感觉的状态”--这一重要维度,去关注人幸福的要素,去追问当代人缺失幸福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因为我们在欧美文学的叙事(讲述)中会经常触及到作家(尤其现代和当代)及其作品人物,在文化转型期对自我欲望和自由意志过度拓展而发生生命不能承受之痛的精神现象,引起我们对伦理生态安全的焦虑;在“上帝之死”后紧接着又发生了“知识分子之死”(思想之死),象保罗?约翰逊《知识分子》[1]一书这样,肆意放大文学或文化大师私生活视角的书籍的增加,把知识分子思想自由之光辉绚烂激情的背面--巨量垃圾灰烬的扫兴一面曝光出来,给欧美文学教学主体双方都造成冲击,带来茫然若失、把握失据之感:屏蔽掉那些声音和画面显然是不可能的,冒险引入文学讲述的领域,则评判的价值标准急需跟上,要设定一个安全的距离,尤其不能再以盲目推崇的语调来讲述西方文化的价值观了。那么在讲析与引导学生讨论时,如何在多元文化价值语境中,对传统与现代伦理价值观念进行批判性选择、整合,以重建当代人的伦理生态安全之维,是欧美文学讲述中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也是动态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的内涵层面。
  
  在欧美文学叙事中,特别是 20 世纪以来的一些着名的作家及作品人物中,我们会随处看到人性迷茫的标本,比如 2008 年刚刚百年冥诞的法国20 世纪女性作家西蒙娜·德?波伏瓦、美国当代小说家海明威、英国作家劳伦斯、在 2009 年 1 月辞世的极为高产的美国中产阶级的灵魂画师约翰·厄普代克、俄裔美籍作家符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等等,他们都是处在现实主义和现代、后现代主义交融混沌、从终极价值向切近价值转换时段,在生活、思想或艺术领域坚守某种“奇癖”
  
  以替代绝对价值之维的失落;他们既反传统却又自伤心灵。展示这些固有世界正在坍塌的精英人物的精神处境,探索他们灵魂迷失困扰的根脉,以期重建人格及伦理生态,找到当代人价值回归的方向,已成为欧美文学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目标。
  
  在 20 世纪末的中外文化比较热潮中,一些中外文化学者就从各自视角探索人类精神出路与伦理道德变化的关系这样一个有关现代人类的世界性问题,如黄万盛在其《人类精神文明与道德发展远景》一文中引述施宾格勒的文明与文化尖锐对立,即文明发展中文化堕落的观点,认为西方在物的实现中,虽也取得了精神的相当进步,但同时又存在精神方面的深刻困难,在物质追求中日益失去文化和个体人格的内在性、丰富性和独特性。充斥在现代文学艺术中的“异化感”、“压抑感”、“恐惧感”、“迷惘意识”,正是人的道德内在性失落的结果。冯大麟在其《东方文艺复兴的展望?道德的歧路--东西道德比较观》中则从“生活方式”和“生活样法”两方面比较了东西方道德起点及其行走路线的巨大差异。他认为西方社会的道德以个人、社会为本位,东方则以家庭为本位。西方道德重知、重外形条件,不重内情发挥,走理知计算路线;东方道德重行抑知,走直觉路线。因而,在中国道德里,没有“自我”与“非我”的对立,没有“小我”与“大我”的矛盾,更没有“情”和“理”的冲突,并进一步引申对西方文化重要源头之一的希伯来文化核心概念“普泛之爱”的质疑与批判,这种“外烁的爱”从根本上丧失了东方倡导的“内发的爱”的人伦之美和内心之善。这些富于穿透性的洞察都有待在欧美文学讲述中做进一步探讨。
  
  时至 21 世纪初,当古老的中国文明也走入工业化进程以后,解决现代人心灵重压的需求日益成为全球人类的内心声音,道德已是关乎人类价值尺度和内容的意识形态。《西方文化的终结》[2]一书以“非道德化”对人类自身幸福的影响为出发点,提出新千年的道德重构方向:生态道德规范和盖亚道德规范通过重组的鉴别力发明新的理解事物的方式。
  
  当代美国新弗洛伊德学派精神分析女学者卡伦?霍妮的“文化病因说”[3],从一个新的角度似乎回应了冯大麟的观点,她认为现代神经症患者的内心冲突,深深根植在文化内部,是一定时代文化危机的反映。种种无法调和的文化冲突渗透到人格结构中,造成人格分裂,如竞争与仁爱、个人主义与基督教精神的矛盾,自由许诺与实际受到的局限的矛盾,不断刺激起来的享受需要与这些需要实际上不能实现的矛盾,重重矛盾使人进退失据,个人与自我相离异,内在的麻木泯灭了真正的情感。但由于大大超出个人控制之外的社会条件,神经症实际上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
  
  《欧美当代作家作品个案研究》[4]课程将欧美当代一些广泛引起关注和争议的重要作家及其塑造的人物形象进行重读与剖析,不仅仅停留在艺术鉴赏和审美层次,还将关注点引入如何评价他们(它们)的伦常意识、人格境界、道德情感与经验价值,以使学生在文学名着的阅读中,其人情意味、生存时空的精神世界超出经验的水平而达到一定历史和哲学的高度,在人格完善与确证中获得对生命内在逻辑的自觉意识。
  
  叙事是为的“重新找回生命的感觉”,其经脉是某种价值的观念,对欧美文学作家而言它是“个性真实”的艺术追求,常人不肯轻易示人的一面正是小说致力于拯救的“真实”,他们把“个性真实”的生活和描写奉为最高原则。如何评价作家们袒露和追求的真实,这一核心价值观与崇尚自我和主体的自由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关系,这也是欧美文学讲述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柳鸣九在谈到法国回忆录写作传统时列举道[5]:在法国,自卢梭《忏悔录》出现之后,个性真实已成为自传式回忆录价值所在的重要标准之一,最大程度的自我袒露、最严格无情的自我分析,似乎已是这类作品取得强烈社会反应、得以传世不朽的必要条件。萨特《文字的诱惑》对自己作为一个作家进行了深入坦率的精神分析,其严酷无情几乎达到了自虐的程度。正是主要因为这部自传,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向萨特颁发诺贝尔文学奖。杜拉斯自传小说《悠悠此情》,出自 71 岁高龄的女作家之手,坦诚记录了她 15 岁时的一次性爱私情,出版当年即获龚古尔文学奖,成为法国最畅销的一本书。波伏瓦的回忆录也力图追求自我个性的真实,力图展现出自己作为一个不平凡女性的真实状态,力图提供一个反抗传统、追求独立自由的女性形象而成为最大的回忆录作家,素材贮藏量之大无人能比,为了最大程度地真实呈示自己的一生,只有生命最后五年在回忆之外。不止是回忆录,波伏瓦的理论着述《第二性》,也是由于试图从理论上弄清妇女的真实状况,即不独立的、从属于男性的状态,这种状态造就了女性不同于男性的一些社会属性以及男性上帝根据自己的需要与爱好而加在女性身上的一些神话,因此触痛了许多人的神经,遭到非议。
  
  究其实,波伏瓦一生所遭到的误解非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真实观的骇世惊俗与周围人及后人的冲突,比如与美国情人纳尔逊?阿尔格雷的断交主要是后者对波伏瓦将这段情缘写进小说《名士风流》所致;与昔日崇拜她的学生比安卡的反目,是因为萨特书信集的发表涉及到萨特与比安卡的几封信件是否也随同给波伏瓦的情书发表的问题。
  
  不仅波伏瓦,海明威也一贯地不掩饰对家人的憎恶之情,处心积虑地在小说人物行动方式中达到最高真实的专注与执着,而不惜删除人性内在的丰富性;劳伦斯喋喋不休地在性爱中探求人与人之间最纯真关系的体现;厄普代克在其代表作兔子四部曲中对当代美国人性的真实描写令人惊讶;即便纳博科夫这位最擅长文字游戏的俄裔美籍作家,也有像《洛丽塔》这样深入生活禁地的作品,这是他所有诡异小说中最大胆真实的一部,而正是它使得作家有了文名并且成为代表作。
  
  正是他们,留下巨量人性多种样态的“照片”,记录下丰富人性内容。在小说中最大化地呈示人的真实,使人不由得去发现和面对真实的自我,也是最大程度地做到真诚。袒露与自信--坚信自己的行动和方式都是有价值和意义的--密切相关。
  
  《欧美当代作家作品个案研究》课程,通过专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一些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当代文坛大家灵魂的困扰。如思考波伏瓦追求绝对的个人自由所必然付出的巨大伦理代价。首先以波伏娃的回忆录《闺中淑女》提供的文献资料为依据,借用精神分析范型的人格理论和个案研究的传记方法,对其人格中的心理动力特征进行分析,以了解她在“定义自我”的生命历程中所反映出的自恋、强迫症和依附性人格--诸多焦虑的产生以及为抵御焦虑所采用的防御机制,阻碍了她获得圆融存在的内质。其次,从比较文学的视角,观照丁玲与波伏瓦,她们都曾面对过“爱情契约”的考验,但中法两位女性作家选择的态度和对待的方式迥异,令人深思。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当代高产作家,这位哈佛毕业的纽约客作家,在其长篇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迷茫的“兔性人物”,刻画出美国当代中产阶级失落信仰支撑的灵魂样态。海明威的艺术和人生轨迹则昭示人们,困扰其一生的“死亡情结”源自于信仰的丢弃,他试图用自己创造的艺术世界去弥补是不够的。我们从海明威精湛的艺术追求与母子关系悖谬以及两性关系放纵等层面进行考量,探查其人性根基处的隐秘,寻求伦理安全的启迪。由此避免陷入复杂的人物性格分析中,以致对人物失去历史判断,对行为弱化价值判断,构建一种新的审美--伦理体系,以有效保护当代人的伦理生态。
  
  参考文献:
  
  [1][英]保罗?约翰逊。杨正润译。知识分子[M].淮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英]R?W?费夫尔。丁万江,曾艳译。西方文化的终结[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3][美]卡伦?霍妮。冯川译,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4]李萍。欧美当代作家作品个案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0.  
  [5]西蒙?波伏娃。谭健等译。西蒙?波伏娃回忆录?序[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2.

探索欧美文学灵魂迷失困扰的根脉

http://m.rjdtv.com/wenxuelunwen/2776.html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