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古代崖墓仿木构建筑的技术分析

建筑史论文 2020-07-02 点击:

摘要

  Abstract:The collected imitation wood cliff tomb in Sichuan Province during Donghan Dynasty can be divided by watershed range.The paper focus on the technical analysis of the imitation wood architectural form of the cliff tombs in the five areas. Imitation woo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shows that, at that time,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n the main frame of the house gradually became mature, focused on components of details, and paid attention to the beauty of building's components.

  Keyword:cliff tomb; imitation wood; form and structure;

  崖墓是在石崖壁面上以九十度角度垂直向崖壁内开凿的一种墓室。一般而言, 它多开凿在江河两岸面水背山的峭壁和山坡上。东汉中晚期, 在四川地区的岷江中下游、沱江、涪江、嘉陵江流域曾一度盛行崖墓。南宋洪适的《隶释》对此有记载。如书中曰:“张宾公妻穿中二柱文维兮, 本造此穿者, 张宾公妻, 子伟伯。伯妻孙陵在此右方曲内中。维兮, 张伟伯子长仲, 以建初二年二月十二日, 与少子叔元具下世, 长子元益为之祖父窘中, 造内栖柱, 作崖棺, 葬父及弟叔元。”具体讲, 东汉时期四川地区的崖墓主要分布在长江沿岸的宜宾、壁山;岷江流域的乐山、彭山;涪江流域的三台、绵阳、中江;沱江流域的内江;嘉陵江流域的阆中, 此外在天回镇和巴中市也有崖墓。如今这些地区仍保留有大量东汉时期的崖墓遗存。这些崖墓不仅符合江河两岸、面山背水的分布特点, 同时又具有仿木构建筑技术。

四川古代崖墓仿木构建筑的技术分析

  一、崖墓仿木构建筑的研究价值

  研究崖墓除研究墓葬平面形制、墓内随葬品外, 崖墓体现的仿木构建筑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墓葬中的仿木构建筑, 以战国时期木椁墓中的门窗结构为最早, 这种仿木构建筑在汉代的木椁墓中继续存在。至西汉中期, 许多仿木构建筑形制在题凑墓、空心砖墓、小砖墓、崖洞墓、画像砖、石墓等其他墓葬类型中均已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在早期无地面实物的情况下, 建筑考古有两条路可循:一为通过遗址的柱网排列情况推测基址以上的建筑结构, 另一则为参考明器等实物和壁画等图像来类比当时的实体建筑情况。而崖墓作为一个仿生的建筑空间是将建筑技术直接运用到空间实体当中的, 这对研究当时的建筑状况应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 在多数崖墓的考古发掘报告中, 却缺少对墓室内外的仿木构建筑技术的关注, 因而有必要对崖墓中的仿木构建筑技术进行梳理。本文以典型时空范围———东汉四川地区的崖墓———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崖墓墓室内外的仿木构建筑构件及其搭接方式, 以及屋顶、阙的形式的分析, 以期基本了解崖墓中反映出来的东汉时期的建筑技术发展水平。

  二、崖墓仿木构建筑的技术分析

  东汉四川地区崖墓中的仿木构建筑技术以建筑构件的表现为中心, 并在多方面得以体现。崖墓作为仿生空间, 其最基本的模仿应是对房屋主体构架的搭建, 因而仿木构建筑因素主要体现在柱、梁架和斗栱等构件的形制结构方面。同时, 崖墓作为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的居住空间, 门窗、天花等处的装饰也必不可少。通过笔者整理梁思成《西南建筑图说手稿本》、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南京博物院《四川彭山汉代崖墓》、孙华《三台郪江崖墓所见汉代建筑形象述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绵阳市博物馆、三台县文物管理所编着《三台郪江崖墓》、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江县文物保护管理所《中江塔梁子崖墓》、唐长寿《乐山崖墓和彭山崖墓》、冯棣《巴蜀摩崖建筑文化环境研究》、罗二虎《西南汉代画像与画像墓研究》《三台县郪江崖墓初探》、向玉成《乐山崖墓所见汉代岷江中游地区建筑形制略考》、孙华《三台郪江崖墓所见汉代建筑形象述略》、钟治《四川三台郪江崖墓群柏林坡1号墓发掘简报》、郭富等《四川绵阳市涪城区桐子梁东汉崖墓发掘简报》、王启鹏《中江县玉桂乡东汉崖墓调查简报》、刘章泽《四川中江塔梁子崖墓发掘简报》、范鹏《重庆璧山县棺山坡东汉崖墓群》、范小平《四川崖墓艺术》、万立新, 杨华《内江东汉崖墓调查与探讨》等近20余本 (篇) 资料, 现将分布在五条江河流域的崖墓仿木构建筑技术整理如下:

  岷江流域:柱为蜀柱的有白崖山崖墓、王家坨崖墓;斗栱多为一斗三升如肖坝崖墓、柿子湾崖墓、麻浩崖墓、张公桥崖墓、车子崖墓、棉花坡崖墓、大芸坳崖墓、王家坨崖墓、寨子山崖墓、江渎崖墓;梁架多为枋的是白崖山崖墓、肖坝崖墓、柿子湾崖墓、车子崖墓、王家坨崖墓、寨子山崖墓、江口镇后山崖墓、江渎崖墓;小木作为藻井的是白崖山崖墓、肖坝崖墓;屋顶为 (大) 连檐的为肖坝崖墓、麻浩崖墓;阙为双阙的是白崖山崖墓、肖坝崖墓、车子崖墓, 江口镇后山崖墓为单阙、双阙共有。

  涪江流域:柱为中柱的有郪江崖墓、塔梁子崖墓、天平梁子崖墓、斗栱多为一斗二升或三升的是郪江崖墓、塔梁子崖墓、桐子梁崖墓;梁架多为梁、枋、椽的有郪江崖墓、塔梁子崖墓、桐子梁崖墓等;小木作有藻井、窗、棂的有郪江崖墓、松林嘴崖墓、塔梁子崖墓、天平梁子崖墓、白云洞崖墓、桐子梁崖墓等;郪江崖墓屋顶呈四阿顶、攒尖顶、悬山顶;松林嘴崖墓阙为双阙。

  嘉陵江流域、沱江流域、长江上游流域所列崖墓较少, 分别为嘉陵江流域的蟠龙山崖墓, 沱江流域的内江崖墓, 长江上游流域的官山坡崖墓和黄伞溪崖墓。它们的形制相对简约, 但在斗栱上有一定特征, 就是呈现为一斗三升、曲形栱, 如官山坡崖墓和黄伞溪崖墓;在阙上为单阙、双阙共有, 如内江崖墓。

  东汉四川地区除以上五条江河流域内的崖墓外, 还有分散的天回山崖墓、巴中崖墓和袁家崖墓。从资料整理看, 它们也呈现出一些如八角形擎天柱、穹窿顶、曲形栱等特别的仿木构建筑技术。

  (一) 柱

  柱是墓室内具有一定支撑作用的仿木构建筑构件。按照柱在墓室所处的位置可分为中柱、壁柱及檐柱, 其中以中心柱为主;按照柱的形制特点, 可分为方柱、八角柱、束竹柱、圆柱等, 其中圆柱的柱头有卷刹。

  中柱的大量使用是东汉四川地区崖墓的一个显着特点。中柱在汉代被称为“都柱”, 指位于建筑中央部位的独立的单柱。因其不依附四面墙体, 直接承托天花, 又被称为“擎天柱”。在崖墓中, 中心柱的使用不但起到支撑以及划分墓室内部空间的作用, 而且是最富变化的雕塑品的集中地 (图1) 。都柱在早期建筑中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建筑构件, 除在汉代崖墓等墓葬的室内中央位置可见外, 早在战国时期偶数开间的台榭建筑的前檐中心位置就有出现。

  壁柱常与壁穿配合使用, 壁穿在汉代被称为壁带。唐人颜师古注的《汉书》中写道:“壁带, 壁之横木露出如带者也。”壁带相当于壁柱之间起拉接作用的枋, 与柱组合形成框架, 以加固墙体。崖墓中出现这种结构, 可视为对早期建筑中夯土墙与木结构共同承重这种过渡形式的模仿。

  在东汉四川地区崖墓中, 方柱是最普遍的形制, 其次是八角柱。此外, 在乐山柿子湾崖墓中还出现了特殊形制的束竹柱, 即柱身似被捆绑而成的竹, 类似于后世所见的瓜棱柱, 但竖棱比瓜棱柱更加细密。

  (二) 斗桐共

  在东汉四川地区崖墓中, 最常见的斗栱形式是一斗二升和一斗三升, 同时也有丁头栱、鸳鸯交手栱等早期斗栱形制。这里的斗栱存在以下三个突出特点:

  第一, 崖墓中出现的一斗三升具有非典型性。即栌斗之上不是三个散斗的并列, 而是两散斗间出一蜀柱或一小方块。有学者认为, 这种情况应是一斗二升向一斗三升的过渡形式。[1]然而, 在同一时期的陶楼明器上却已出现完全意义的一斗三升 (图1) 。这可能与凿山为墓的大型仿木构的技术限制有关, 也可能受到崖墓等级不高的影响。

图1 东汉河南出土望楼上斗图1 东汉河南出土望楼上斗

  第二, 栌斗、华栱比较硕大, 被突出强调, 并出现“斗口跳”的形式。斗口跳指栌斗上施泥道栱, 其上只出一跳华栱, 形成栌斗上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均伸出栱的形制。作为汉代斗栱实例, 这种形制目前只在郪江崖墓中有发现。[2]郪江崖墓M1后室的中柱呈现出十二棱中柱呈斗口跳特殊形制, 中柱粗大, 上呈硕大的栌斗及栱与墓室顶部相连 (图2) 。

图2 郪江崖墓斗口跳
图2 郪江崖墓斗口跳

  第三, 曲形栱大量出现。在乐山、彭山、三台、中江、内江、壁山、宜宾、德阳等地的崖墓中均有发现 (图3) 大量的曲形栱。栱在汉代被称为“枅”,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里云:“曲枅要绍而环句”, 可见曲形栱是东汉时期在宫殿等有一定等级的建筑中使用的, 在后世的官式建筑中基本不见。从力学上讲, 曲形栱并没有重要的结构作用, 但却具有很强的装饰美化构件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西藏江孜, 建于明代的宗山古堡的孜拉康 (1) 中, 也发现过一组残缺的曲形栱。[3]这表明, 在实际建筑中, 这种曲形栱的用法已完全可行和相当持久, 从川藏一线考古路径来考虑, 也很可能就是对东汉四川地区实体建筑形制的一种反映。

图3 袁家崖墓曲形栱
图3 袁家崖墓曲形栱

  (三) 梁架

  在成都东汉墓葬出土的宅院画像砖中首次出现了梁, 随即在三台郪江崖墓、中江塔梁子崖墓、绵阳桐子梁崖墓、内江崖墓、巴中崖墓等均有出现。可以表明, 迟至东汉时期, 四川地区已经出现了成熟的梁, 完全摆脱了商周时期的单向列柱结构。类似的, 与德阳画像砖中阑额被强调的同时, 彭山豆芽沟崖墓、三台郪江崖墓中也在墓壁上将阑额这个横向拉接构件表现了出来 (图4) 。

图4 郪江崖墓墓室内部阑额的墙
图4 郪江崖墓墓室内部阑额的墙

  (四) 构件之间的搭接方式

  从整体看, 柱、斗栱、梁架三者间的搭接方式一般为柱上置枋, 其上立斗栱, 斗栱托梁, 梁上为椽、屋檐等。此外, 在岷江、涪江流域崖墓的柱和斗的搭接部位, 常见皿板这一构件。例如, 在彭山M460的八角中心柱, 柱石出作正方形, 柱上为皿板, 皿板上为栌斗。栌斗两旁的中轴线前方各出一栱, 栱上为散斗。两散斗之间为蜀柱, 散斗与蜀柱上紧连墓顶, 斗栱、柱身、柱础三者浑然一体;又如, 彭山M530的方柱上为栌斗, 栌斗上有栱及散斗, 栌斗及散斗下垫皿板 (图5) 。作为大木作构件中位于栌斗下、柱头上的一块垫板, 皿板主要起到取平和为木结构防潮的作用, 其存在于早期建筑中, [4]两宋期间则在南方建筑上又陆续流行起斗底加装皿板做法。[5]因此, 皿板的有无具有时代指向, 在崖墓中同样可以得到印证。虽然在岷江、涪江流域的崖墓中皿板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构件, 但在郪江崖墓中, 栌斗之下或施皿板, 或不施皿板, 皿板已属一种可有可无的构件。这既是皿板逐渐走向消亡的一种表现, 同时也表明郪江崖墓的年代可能比岷江、涪江流域崖墓的年代稍晚。

图5 彭山崖墓中皿板的运用
图5 彭山崖墓中皿板的运用

  宋期间则在南方建筑上又陆续流行起斗底加装皿板做法。[5]因此, 皿板的有无具有时代指向, 在崖墓中同样可以得到印证。虽然在岷江、涪江流域的崖墓中皿板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构件, 但在郪江崖墓中, 栌斗之下或施皿板, 或不施皿板, 皿板已属一种可有可无的构件。这既是皿板逐渐走向消亡的一种表现, 同时也表明郪江崖墓的年代可能比岷江、涪江流域崖墓的年代稍晚。

  (五) 装饰

  东汉四川地区崖墓中的仿木构装饰主要表现在天花与藻井、门窗及栏杆等方面。崖墓中所见多为覆斗形的斗四天花藻井。“藻井”在文献中最早见于张衡的《西京赋》, 其中有“蔕倒茄於藻井, 披红葩之狎猎”[6]语句。可见, 藻井最初是与花卉等相联系的装饰构件。我们从汉代的民俗着作《风俗通义》中还可以看到, “殿堂象东井形, 刻作荷蓤。蓤, 水物也, 所以厌火”的描述, [7]由此则可以得出藻井逐渐演变发展为古人灭火之用。其在崖墓中的大量出现, 仍是对人世间居住空间全方位模仿的一种体现。门窗及栏杆装饰在三台县郪江崖墓中体现较多, 出现有单、双扇板门、卧棂菱纹窗, 以及槛墙式、卧棂式两种栏杆。

  (六) 屋顶及门阙形式

  东汉时期四川地区崖墓中出现的屋顶形式一般以庑殿顶、悬山顶为主, 但在巴中崖墓和郪江崖墓中也分别出现了穹窿顶和攒尖顶的特殊形式。此外, 在乐山地区的部分崖墓中还出现了连檐, 用以固定椽头。

  此时, 在东汉四川地区崖墓中双阙和单阙的形制也已出现。门阙在墓室中一般浮雕于墓门两侧, 以示意空间的转换。在乐山的肖坝、柿子湾及车子崖墓中对阙本身的装饰也极尽繁杂, 在乐山肖坝崖墓中甚至还出现阙顶为重檐庑殿顶的例子。

  三、崖墓仿木构建筑的现实反映

  我国建筑技术的发展从原始社会的木骨泥墙、干栏巢居开始, 历经商周时期的单向列柱结构, 再到春秋战国的高台榭建筑, 至东汉时期已有了质的突破, 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第一个发展高潮。东汉四川地区崖墓中体现出的建筑技术,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汉时期建筑的发展水平。由于众多仿木构建筑因素以及它们同时在画像砖、画像石及明器等遗物中出现, 所以把它们综合起来就就构成了证明当时实体木构建筑技术的有力材料。从四川地区崖墓中体现出来的东汉建筑技术发展水平主要反映在:

  第一, 房屋主体构架技术趋于成熟。构成房屋主体结构的柱、梁、枋、椽、槫及斗拱已全部出现。虽然东汉时期四川地区崖墓在木结构承重建筑上未完全形成稳定意义, 而是由壁柱和壁穿与墙体相结合共同承重的, 但是后世建筑实例中所见的主要支撑和拉接构件都已成形。

  第二, 注重对细部构件的把握。在东汉四川地区崖墓中, 不但将柱、斗拱、梁、枋等主体构件表现出来, 而且还对皿板、连檐、驼峰等细部构件也有所关注, 这是东汉时期建筑技术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第三, 关注建筑构件的形象美。在收集到的崖墓案例中, 均表现出了对天花、门窗以及阙等部位的刻意装饰。美是人类在解决了基本生存需求后的更高追求, 早在《论语》中就有“山节藻棁”的描述。 (2) 崖墓作为逝者居住的仿生空间, 自然少不了对美, 即装饰手法的运用。

  综上所述, 东汉时期四川地区崖墓中, 包含着仿木构建筑技术, 并较完整的体现了当时的建筑技术发展水平, 并且通过综合参考同一时期的建筑明器、画像石、画像砖、摩崖石刻等遗存, 可共同作为东汉地面实体建筑技术与水平的佐证。

  参考文献
  [1]景竹友.三台永明乡崖墓调查简报[J].四川文物, 1997 (1) .
  [2]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三台郪江崖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7.
  [3]屠舜耕.吐蕃王朝前后的西藏建筑[J].文物, 1994 (5) .
  [4]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汉英双语版[M].梁从诫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1.
  [5]冯继仁.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考古学断代[J].文物, 1995 (10) .
  [6]张在义.张衡诗文选译[M].成都:巴蜀书社, 1990.
  [7] (汉) 应劭.风俗通义校注[M].王利器校注.北京:中华书局, 2010.

四川古代崖墓仿木构建筑的技术分析

http://m.rjdtv.com/tumujianzhulunwen/4759.html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