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律文化视域下法律文本的对等翻译探析

法律英语论文 2019-10-21 点击:

摘要

  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盛况空前,而法律翻译在各国交往活动中扮演着缔结双方条约,保障国际交往顺利的重要角色,其重要性与日俱增。自人类的文字翻译活动起始,我国对翻译理论的研究亦逐渐加深,法律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反映着国家的经济政治局势及社会公民的价值取向,这就需要法律翻译将这一文化范畴体现巨细,既要做到忠实源语信息,亦要实现法律功能的对等。

  一 比较法律文化研究学

  ( 一) 比较法律文化

  世界法律领域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已逐步趋于世界法律一体化。而人类文化的差异使不同国家区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会体制,在诸多共有制度当中,世界法律发展逐步趋于和谐,对此我们已有目共睹。随着国际化全方位交流与合作的加深,国际组织以及各个国家区域性组织的法律法规之间的异同在所难免,这便需要我们对相关国家区域性的法律体系有所了解,准确把握法律文本的内涵实质,以制定合作双方均能认可的法律法规,方便于合作双方,有效保障合作的正规化和制度化。

  法律文化比较的研究方法是从一个内在视角观察不同国家法律体系的异同。国家的法律体制作为文化体系的一部分,不仅反映了该国的政治经济局势,社会现状,而且也体现了社会的价值取向,公民生活状况等。因此,在各个国家区域的法律法规中,应从内在的文化根基比较其不同文化蕴涵,以及该文化和法系的思维模式,以期洞察不同法系的精神实质及法律内涵差异。此外,外国法研究中,基本的法学领域知识学习是关键,同样该国语言知识的掌握亦很重要,语言知识,即法律语言学,主要是指法律领域中专业语言知识。

  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过程中,法律文化大同是其必然趋势,比较法律文化学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同时亦担任着寻求人类共同法的重任。从历史角度来看,比较法律文化研究对不同时期,不同法律文化之间的对比交流有实践指导意义。如在中国古老的律法体制中,一直遵从“疑罪从有”原则,被抓获者皆称为“罪犯”,随着西方法律文化影响的加深以及中国现代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疑罪从无”原则受到西方的“无罪推定”( presumptionof innocence) 的影响,“罪犯”内涵发生了质的变化,因此在最终定罪之前,抓获者已从“罪犯”衍变为“犯罪嫌疑人”( criminal suspect)[1]。比较法学与中国法制建设和发展兴衰与共,息息相关。中国的法律制度体现着中国社会的历史与文化,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需汲取人类社会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以促进自身发展。

  ( 二) 研究范畴

  近一个世纪,法律实践活动经众多比较法学者的不断研究,曾分为多种研究范畴,这些研究成果对比较法律文化研究及法律文本翻译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以“法统”为标准,对世界范围的人类法律实践活动进行时间和地域差异性的科学分类,可分为东方型法律文化和西方型法律文化两大类型。东方型法律文化重视在社会整体利益背景下个人形象的塑造,是以社会整体利益为目标,个人为集体缩影的法律文化体系,藉此可见集体与个人的关系赋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东方型法律文化作为一种支配民族区域法律实践活动的价值基础,对国家发展,宗法社会安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西方型法律文化则注重个人权利多于社会整体利益,并以维护个人政治、经济方面上的一系列权利为制定法律的价值。

  以“法体”为标准,可将世界范围的法律实践活动分为成文法型法律文化、判例法型法律文化、混合法型法律文化三大类型。成文法型法律主要是由专门立法机关制定的文字形式的法典、法律、法规等来体现,并将法律行为、实施程序及性质进行了详细规定。成文法律不适宜于现实生活,“大陆法系”属于此类。判例法型法律是以民族正义精神或习惯为表现形式,具体体现为法院对一系列案件做出判例,法官借由以往判例中某种抽象的法律原则来协调现实案例中的正义精神及道德的不和谐,“英国法系”属于此类。混合法型法律是判例制度和成文法以某种方式的结合,在具体案例应用中,既可避免成文法不能随机应变的缺陷,又能避免判例法无序的不足。在判例法逐步抽象的过程中,成文法典汲取其可见成果,并形成新的法条,在国家法律尚未涉及的领域中有现实作用。

  二 法律文本的语言特征及功能对等翻译

  ( 一) 法律文本的特征

  法律文本是法律内容的载体,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法律文本翻译一直是翻译界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法律文本的严肃性需翻译达到法律效应上的对等,因此其翻译的严谨性不容小觑。法律文本因其自身的专业性特点以及法律句式的严谨规范性,实属一种特殊文本。为了使法律概念表达精确,法律词汇多采用英语古旧词汇,且表现形式复杂。因此使得法律文本翻译极为艰涩枯燥,对于译者而言难度较高,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要统揽全局,亦要把握原文的法律功能及源语法律条文细节,并依据功能对等理论进行翻译,实现源语信息的功能对等转换。

  ( 二) 法律文本的功能对等翻译

  在法律文本翻译实践活动中,功能对等理论对其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实现法律功能对等性,即源语与译文在法律上效果及作用的对等,是法律文本翻译的长期目标。如此正好印证了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奈达曾提出,译文接受者与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不同国家区域之间本就存在法律文化的差异性,从比较法律文化学的角度来看,之所以能够比较、分析不同法律文化中的专业术语及概念意识,在于人们从中可以找到相互间的“功能对应物”( functional equivalents)[2]。

  这给法律翻译带来了启示,翻译者需在法律领域与其他国家区域有更多的接触和互动,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而且还有必要涉足比较法律文化学,以求在更广阔的背景上把握法律翻译内容。

  三 比较法律文化视角下法律文本的对等翻译

  ( 一) 中西法律文化的对应及其翻译

  从比较法律文化学的角度,不同国家区域的法律文化各有差异,法律文本相互间的“功能对等物”是不同法律文化之间交流的媒介。就中西传统法律文化的对应关系而言,结合法律翻译,可分为“重叠对应”、“间接对应”和“零对应”三种对应关系[3]。在中西法律文化中,所谓的“功能对应物”有呈现交叉的现象,即“重叠对应”。如法律中的“人权”( human rights) 概念,之前词汇的意义为道德权利和自然权利,通过与世界法律文化的长期交流,而后形成人权独立的概念[4]。对人权概念的跨文化理解,需将其语境扩展到“人治”和“法治”的外延上。虽然传统中国社会并未实现过真正的法治,但法律存在于传统中国的道德体系之中。“人治”这一概念,所主张的是君主个人的贤明治理,属“为政在人”这一思想范畴。在法律翻译中,跨文化法律翻译作用在于“理念援助”,可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将“人权”这一概念做相关的一系列翻译,如 freedom of the person ( 人身自由) ,right of personality ( 人格尊严权 ) ,personal right( 人格权) ,right of personal liberties ( 人身自由权) ,personal liberties law( 人身自由法) 等。再者是“间接对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法制”文化与西方法制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自汉代独尊儒术后,法制文化更是欠缺,因此中国文化与西方法学中基本概念的“对应物”不易寻见。在古代中国人的观念里,刑即法,法即律。在西方,“法”更强调的是权力和规律,中文“法”则侧重于制裁和惩罚。因此,中西传统法律文化虽有差异,实则是侧重点不同。最后是“零对应”,中西法律文化内涵的不同,导致文化意识的缺项。如西方法学各个派别所提出的“民主”、“自由”、“人权”、“社会契约”、“自然理性”等,已成为现代法律制度的常用语[5]。

  而中国,法律制度主要源于政治,权力制衡概念空缺,如 parity of power and responsibility ( 权责平衡) ,system of separation of powers into legislative,executive and judicial divisions( 三权分立) ,judicialindependence( 司法独立) ,separation of powers andfunctions ( 全能分立) 等,这些用语常引起功能对等翻译的困难。当然,在中国法律文化中,如“礼”“仁政”观念,社会主义司法原则等在西方法律文化中也属于“零对应”。

  ( 二) 法律文化融合趋势下的法律文本对等翻译

  从历史上看,不同法律文化总体趋于相互靠拢。中国法律文化的发展深受西方法律文化影响,自 1980 年代以来,中国在制定民事诉讼法、涉外法等方面借鉴了国外商品经济的相关法律。在道德法律化趋势中,中国逐渐将社会道德行为纳入法律惩罚中,如《宪法》第 14 条: “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因此法律翻译应持有横向和纵向比较,如关于“beneficial interest”的翻译,内地译为“可享受的利益”,而香港译为“实益权益”。随着法律概念的引进和法律实践的发展,有些似是而非,浅尝辄止的法律翻译也在逐步改进。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文法律地位日益提升,这就对法律翻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实现源语信息的对等性,而且还要主动创造高质量的中国法律语言,如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一国两制) 。在国际法律文化的沟通上,为了规范法律术语、概念表述等,翻译者应通过与世界其他国家法系的英语术语进行参照、对比,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法律翻译水平。法律文本翻译与比较法律文化学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国家区域的法律文化趋于融合,在这一趋势下法律翻译者更应注重翻译的规范性、准确性和通俗性,以促进不同法律文化之间的交流。

  参考文献:
  [1]吴咏花. 比较法律文化研究学与法律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J]. 咸宁学院学报,2010( 9) :79 -81.
  [2]王维平. 对等理论指导下的英语经济新闻文体的难句翻译: 以《经济学人》和《商业周刊》上的两篇特别报道为例[J]. 中国外语,2012( 6) :77 -80.
  [3]张南. 从比较法律文化的视角论法律术语翻译[D]. 重庆: 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2011.

比较法律文化视域下法律文本的对等翻译探析

http://m.rjdtv.com/yingyulunwen/1698.html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