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大咯血患者应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的效果

临床医学论文 2019-11-13 点击:

摘要

  0 引言
  
  大咯血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疾病,患者在出现该病后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出现大量出血的情况,出血的位置在肺组织或者声门以下的呼吸道;患者在出血量较大的情况下会对健康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很有可能会因为过大而导致出现出血性休克,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一定程度的威胁。临床中对于该病的治疗方法较多,包括不同方式的手术治疗,治疗方法不同则会对患者起到不同的治疗效果,常规的治疗方法使用后很那取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因而本次我们选取我接收的 60 例大咯血患者,分组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旨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现将详细情况进行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 2013 年 1 月到 2015 年 10 月间接收的 60 例大咯血患者,60 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关于大咯血诊断标准;60 例患者均为自愿接受本次治疗;60 例中不包括患有严重肝、肾或其他脏器疾病者,不包括患有精神病等可能对本次研究产生影响的疾病患者;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 60 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中男 17 例,女 13 例,其中 7 例患者为肺结核,11 例患者为肺癌,12 例患者为支气管扩张;年龄 28.5~71.5 岁,平均年龄(50.25±4.65)岁,患者每天咯血量为 610.5~802.5ml,平均咯血量为(625.35±12.15)ml;观察组中男 18 例,女 12 例,其中 8 例患者为肺结核,11 例患者为肺癌,11 例患者为支气管扩张;年龄 29.5~71.5 岁,平均年龄(49.65±4.25)岁,患者每天咯血量为 605.5~805.5ml,平均咯血量为(620.25±12.25)ml;60 例患者均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并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咯血量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着差异,P>0.05,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首先对患者症状进行观察,并分析患者病情,对于咯血量较大的患者采取止血治疗,可以进行静脉用药;对于患者呼吸不畅或有缺氧现象的及时进行氧气给予,可以采用低流量氧气持续给予的方式进行;对于患者全身性营养不良的情况要尤其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可以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同时对所用患者进行常规的体征监护,如果患者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则同样使用药物进行给予,可以将葡萄糖注射液(浓度为 5%)500ml 与 15mg 酚妥拉明进行混合,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所有患者在进行治疗的同时应该停止使用其他与疾病相关的药物,防止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使用 Seldinger技术进行,首先对患者股动脉部位进行常规的消毒和杀菌处理,在此部位进行穿刺并将 5FCobra 导管插入;然后在患者胸椎 5~6 胸椎体之间的水平位置对患侧的支气管进行明确,对支气管动脉的主干进行造影,分析造影结果;将患者支气管动脉的学工情况明确后便可以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栓塞材料可以选择明教海绵颗粒或者是 RVA 颗粒,通过 5FCobra 导管进行栓塞[1],此时要注意对患者周围组织进行保护,防止出现意外损伤的情况;确定栓塞成功过后再次对患者支气管动脉的主干进行造影,观察是否有异常的出血情况,另外观察患者治疗是否充分,确认无误后结束治疗。治疗结束后注意对患者进行感染的预防,同时对患者各项情况进行严密观察。
  
  1.3 观察指标。将疗效的评价标准分为 4 个等级;经过治疗患者的每日咯血量和临床情况等均未出现明显变化,定为无效;经过治疗患者的每日咯血次数有所减少,且咯血量减少超过治疗前的一半以上,定为有效;经过治疗患者的每日咯血次数明显减少,且咯血量减少明显,只有在咳嗽是会出现少量出血,定为显效;患者的每日咯血次数基本消失,且基本无咯血的情况产生,咳嗽中基本无出血的情况,定为痊愈[2];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 ×100%.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 3 个月的跟踪访问,访问可以通过电话回访或上门拜访等形式进行,观察患者的复发情况;同时对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 SPSS 17.0 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χ-± s )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使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治疗痊愈率 46.66% 高于对照组 20.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6.66% 高于对照组60.00%,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 1.
  
  2.2 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对两组 60 例患者均完成为期 3 个月的跟踪访问,访问发现,观察组治疗后复发率 3.33% 低于对照组 26.66%,组间比较存在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 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0.00%低于对照组 33.33%,组间比较存在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 3.
  
  3 讨论
  

  大咯血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疾病,患者在出现该病后常常会引起系列不适症状,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较大程度的影响,如果患者病情严重且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很有可能出现从失血性休克,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临床中主张早发现早治疗。木钱临床使用的治疗方法较多,包括不同种类的药物给予和不同方式的手术治疗,由于患者自身情况不同,采用不同的而治疗方法也会产生不同的而治疗效果,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往往治疗有效率较低。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均产生较大程度的变化,同时也导致多种原因综合作用而使得,近年来临床中接收的大咯血患者数量较往年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且患者表现出来的症状也更加复杂;而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而不断提高,患者对于治疗效果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常规的治疗方法因此很难满足临床需求。因此对疾病进行深入探讨,总结出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对该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多数患者是由于支气管周围的组织和结构发生炎症或其他病变,导致支气管出现损伤的情况,患者支气管官腔与毛细血管均受到损伤或病变后,便可引起血管的扩张或者变形,此时及其容易导致出现支气管或者肺血管的病理变化,一旦血管破裂后将会形成大咯血的情况。临床多数研究认为患者的每日咯血量如果超过 50ml 而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使患者出现失血过多的情况,同时引起多种病理反应[3],如患者的身体可循环血液量减少,造成多个器官和脏器的缺血,则及其容易引起失血性休克或者器官功能衰竭,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而在此时则应该进行及时的治疗,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对患者进行养分支持,从而使患者脱离生命危险,但不明确的治疗很容易使患者出现相应的并发症状,从而降低治疗的有效率;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及时对患者肺功能情况进行明确,然后根据患者肺功能情况进行对症治疗,从而减低治疗中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本次我们选取我院接收的 60 例大咯血患者,分组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旨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从本次治疗的结果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治疗痊愈率 46.66% 高于对照组 20.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6% 高于对照组 60.00%,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 60 例患者均完成为期 3 个月的跟踪访问,访问发现,观察组治疗后复发率 3.33% 低于对照组26.66%,组间比较存在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0.00% 低于对照组 33.33%,组间比较存在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在常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可以减少患者不良反应,提高治疗的有效率,从而减少患者复发的情况;因为患者之所以出现大咯血的情况是由于支气管或肺动脉供血情况出现损伤和影响,而患者本身的肺动脉压力要小于支气管动脉的压力,而在进行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后便只需要检查患者栓塞情况是否良好,而不需要再对患者进行其他的手术处理,这样便可以减少对患者创伤。经过反复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患者的支气管出血是关键所在,但如果对患者支气管直接进行治疗很容易引起患者通气不畅,导致相应的并发症状出现;为了减少这一现象,我们从患者外周血管介入治疗,避开患者食管和气管,且在进行栓塞的过程中时刻注意对患者周围血管和组织进行保护,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不良现象的发生。我们的研究结果与王立非等研究基本一致[4].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本身具有操作简单的优点,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便可以减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同时由于患者伤口缩小便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在栓塞材料进行选择的同时,我们使用RVA颗粒和明胶海绵颗粒进行;RVA 颗粒属于一种长期栓塞剂,对患者进行栓塞后能够长久的起到效果,同时减少因为栓塞效果消失而引起的复发和其他不良反应;而明胶海绵颗粒属于一种止血效果较为明显的栓塞材料,对患者进行使用后能够有效的起到止血效果,同时预防支气管因缺血而出现的坏死现象。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这两种材料本身具有的特性,便可与常规治疗方法的优点进行互补,从而减少患者因为止血不彻底而造成的再次出血现象,从而降低患者复发的情况;另一方面患者反复咯血的情况减少后便可以使患者尽快恢复,而避免出现不良反应或者并发症;但需要注意的是明胶海绵颗粒虽然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但是其永久性不如 RVA 颗粒好,所以对患者进行使用前要充分考虑患者自身的情况,决定是否使用该材料;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准确的治疗后便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复发和不良反应情况,同时提高治疗的有效率。我们的研究探讨与姚阳端等研究基本一致[5].
  
  综上所述,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能够对患者进行彻底的治疗,减少复发情况,同时减少不良反应,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参考文献
  
  [1] 程贤铭 . 浅析介入血管内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 [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6(29):153.
  
  [2] 蔡瑞兴,夏范萍,侯燕,等 . 局部灌注法舒地尔治疗外周介入术中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 [J]. 中国临床研究,2014,27(6):692-694.
  
  [3] 陈长广,惠华,谭悦,等 . 动脉栓塞术治疗急性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J]. 微创医学, 2014,9(3):299-301.
  
  [4] 王立非,盛景春,王薇,等 . 大咯血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1):1-8.
  
  [5] 姚阳端 . 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 [J]. 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7):44-45.

60例大咯血患者应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的效果

http://m.rjdtv.com/yixuelunwen/1974.html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