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建筑中建筑美学与人情化的融合

美学论文 2020-05-17 点击:

  1 前言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学校教育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这方面进行大力的政策引导和各方面的资源支持。学校教育的发展除了应重点注重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探索外,还应当注重校园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质量提升,一方面可以保证学校资源的最优化利用,迎合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要求,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学生们的教育教学创造优良的环境。因而,对于校园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建设就成为了学校不断发展自身的重要任务之一。
  
  2 学校建筑设计的特点
  
  2.1 教学空间灵活的设计
  
  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地进行改变,为了更好地培育出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学校教育从传统的应试教育改革到如今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能够识文断字还要会做人、做事,把理论的内容应用到实践中。传统的教室设计的比较死板,师生之间的沟通受到阻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老师的传授,而不能主动去学习,所以教育的改革不能从单一方面考虑,要从教学方式、内容、教学空间以及时间等多方面考虑,而且还要能够适应场地并且能够很好的利用。
  
  2.2 人文化的活动场所的设计
  
  学生的活动场所比较受限,大多都集中在教室。而校园公共设施的活动十分重要。所以在规划学校建筑的时候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要设计出学生能够进行自由交流和集体活动的场所;要有半开放式的庭院设计,走廊可以适当的加宽,学生可以在走廊沟通,不会因在教室内交流而打扰到他人,餐厅的设计不能只当做吃饭的场所,可以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可以当做临时展厅或者临时的会议场所等,不仅能够加深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也最大化的利用了现有的资源。
  
  2.3 温馨的设计生活的场所
  
  学校可以说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因为学生在学校呆的时间可能比家还要多。因此,学校不单是学习的场所还是一种家的寄托,所以在进行校园设计的时候,要尽量满足建筑的舒适性、良好的氛围,才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性格,养成团结合作精神,同时还能够加强学生的自主性。
  
  3 在学校的建筑设计中应当重点考虑的因素
  
  3.1 学校建筑的功能和交通组织情况
  
  学校的功能相对比较复杂,在对学校建筑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当要充分考虑学校中的功能分区和教学的秩序,保证建筑建设为学校这些功能的发挥和维护教学秩序提供便利。校园建设最关键的部分是教学区,其布局主要有组团式与网络式两种主要设计方法。组团式的优点主要表现为便于院系相对独立地组织教学活动与进行管理,更能适应建校周期较长而分期施工的现实。网络式的优点在于便利不同的科系在今后的发展中专业更新与规模调整,并能实现教学用房的使用性质的灵活调节,被现代的新型学校规划布局所偏爱。校园建筑设计中最重要也最容易忽视的是交通空间的设计,良好的交通组织是基础,交通空间的意义应有更多的延伸,将交通空间作为交往空间来设计,使其成为凝固音乐中跳动的音符。外廊连接处局部放大形式交通空间,为本来严谨单调的学寝式生活增加了多种形式的活跃因子。
  
  3.2 学校的基础条件
  
  对学校建筑的设计离不开对学校基本条件的衡量,如学校类别、学校规模、教育目标和总体布局等。我国的教育模式决定了我国学校的类别为小学、中学、高中及大专院校等四类。而学校的规模是由班级总数及各班级人数决定的。我国在教育类的法律法规中对中小学的班级规模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对于大专院校规模的确定则规定由学校规模及专业的具体情况确定。学校的教育目标也影响着学校建规划和设计,我国目前常设的为普通小学或中学、技工学校、职业中专、专科学校及综合性大学等。学校的总体布局是学校建筑要求的最集中体现,建筑用地的大小及周围环境、建筑的形状和性质等都具体建筑要求对于建筑规划、设计和建设有着最直接的影响。校园建筑的规划布局要与地域相结合,根据不同地区的日照、采暖、通风等要求,在建筑组合形式、外观造型,空间结构方面体现差异性,以适宜不同环境。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学校的建筑一般主要表现为一字形布局、王字或田字形布局及综合式布局等三大类。新建、扩建及大规模旧楼改造以及新楼与旧楼在文脉及地域文化上是统一还是对比,将是设计师要取舍的决定因素。
  
  3.3 单体设计
  
  探求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反映学生的心理与环境行为的崭新的建筑形式,是建筑师、规划师把握的关键。学校建筑的风格不仅能给人带来第一印象,还能成为代代已毕业了的学子们的长久回忆。校园建筑的类型众多,特色不一,构成了学校的多元化特色,与此同时,还应当注重校园建筑整体的协调性和统一性。高校校园因其规模大,组成部分众多,因而,其建设往往是分期完成,在规划设计中要做好分期实施的准备和余地,并需考虑到其在建设周期内的合理使用和多种变化的可能性。
  
  4 如何将学校建筑中建筑美学与人情化进行融合
  
  首先我们要全面的理解学校建筑设计中所需要的“人情化”的几个方面的内涵,第一个内涵式人性化,建筑设计要以人为本,以人的使用为本,在校园建筑的设计中也应该一样:第二个方面是对人的教育化,古代的“宗祠”可以将一个大的家族紧密的联系起来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这很好的体现了建筑在教育中的影响。在学校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鉴于我国国情,人口基数大,教育经费紧张这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建筑师们不得不进行各种各样的妥协,我们不可能像西方一样修一座教堂来创办一所可以延续几百上千年的教会学校,通过建筑美与壁画、雕像等来将建筑美学与人性化相融合,所以根据实际,我认为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建筑美学与人性化进行融合。
  
  4.1 校园地标建筑物的建设
  
  校园地标建筑物代表着一所学校对外的形象,大多数的校园地标建筑物均为校门,校牌,而领导最喜欢翻新的也是校门,校门是一所学校的门面,体现着一所学校的内涵,一所学校的教育理念,大气厚重是校门必不可少的形容词,校门边会贴上一幅对联,既勉励学生,也鼓舞老师。
  
  4.2 校园建筑中“园”的建设
  
  由于中国城市用地紧张,校园建设用地也是十分窘迫,大多数学校面临着有校无园的尴尬境地,而园是校的周边,是学校建筑与周边相融合的媒介,是校融入周边环境的必不可少的缓冲地带,园里的绿树、草地、小桥、流水等,既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得到全身心的放松又可以让学校建筑物逐步与环境相融合,园中的石碑,雕刻建筑,可以让学生在轻松之余也能学习如何为人,对人生进行思考,寻找努力的方向。
  
  4.3 食堂
  
  作为学生就餐的地方,是学生的校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一所好的学校一定会有一个令人难忘的食堂,食堂要宽敞明亮,采光通风好,这样的环境才会让学生胃口更佳。
  
  4.4 教学楼
  
  教学楼通风采光要好,楼层不宜过高,小学生教室的墙面装饰需要丰富一点,既可以满足孩子的童心还可以防止孩子摔倒后直接撞到墙上,以免受伤。高中大学的墙面应该干净整洁,防止学生因为周边环境分心。教室各部分公用器具应摆放合理,墙面隔音必须好。
  
  5 结束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也是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广袤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与当地的民风民情紧密结合,人们对于建筑美与人情化都有不同的见解与想法,在各地区有限经费的校园建筑设计中与当地风情的融合也有待我们进一步的创新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温倩梅.学校建筑设计与教育的同步发展[J].广州建筑,2016(6):18~21
  [2] 徐耀.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与人情化的融合探讨[J].山西建筑,2015(5).

学校建筑中建筑美学与人情化的融合

http://m.rjdtv.com/zhexuelunwen/4206.html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