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钓鱼岛之争最新学术研究

民族学论文 2020-07-09 点击:

摘要

  20世纪70年代,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首次作为热点问题凸显出来的时候, 虽然研究成果不多, 但已有良好的基础。从90年代开始,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受到关注, 并有大量成果问世。钓鱼岛主权历史依据研究和法理研究同时并进, 形成了钓鱼岛问题研究的模式。2010年以来, 中日关系受到钓鱼岛问题的严重影响, 中国学术界对此及时作出反应, 研究成果呈现出分析视角多样化、研究主题专门化的特点。

中日钓鱼岛之争最新学术研究

  一、钓鱼岛问题研究的兴起

  20世纪60、70年代, 日本非法登岛窃占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美国在将琉球群岛等岛屿的施政权归还日本时, 钓鱼岛也被划入“归还区域”。这一时期, 具有海外留学、工作经验的华人学者开始利用在海内外搜集到的文献进行研究, 作出有力回击, 其中以杨仲揆和丘宏达为代表。

  1970年, 台湾中国文化学院琉球研究所的杨仲揆所长连续发表《尖阁群岛问题》《从史地背景看钓鱼台列岛》等文章, 指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最早出现在中国文献中, 是属于台湾的。1972年出版《中国、琉球、钓鱼台》一书, 通过对琉球历史与钓鱼岛历史的详细考述, 指出中国人在明代最先发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中国和琉球以琉球海沟为界限, 历史上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不属于琉球领土范围。 (1) 杨仲揆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有其背景原因:1969年4月开始, 日本国内在议论钓鱼岛的归属问题, 以及划入领海范围和守护问题;1970年9月, 琉球政府发表声明, 称钓鱼岛是其固有领土, 明治时期编入其领土, 编入依据是国际法上的“无主地”。杨仲揆通过考证钓鱼岛、琉球史地, 瓦解了日本的立论基础。

  1970年12月29日,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 “台湾省及其所属岛屿, 包括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等岛屿在内, 是中国的神圣领土。”通过社论, 表达了中国政府对钓鱼岛问题的严正立场。

  翌年, 国际法学者丘宏达发表《从国际法观点论钓鱼台列屿问题》一文, 发现日本“先占”原则的漏洞, 从国际法视角论证日本的证据不成立。 (1) 另外, 丘宏达还发表《日本对于钓鱼台列屿主权问题的论据分析》《中国对于钓鱼台列屿主权的论据分析》《关于中国领土的国际法问题论集》等论着, 进一步充实其观点, 指出历史上无论是中国文献, 还是日本、琉球文献, 都证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

  杨仲揆和丘宏达的研究, 建构了台湾研究钓鱼岛问题的框架, 同时成为台湾处理这一问题的重要参考。

  此外, 方豪《〈日本一鉴〉和所记的钓鱼屿》、沙学浚《钓鱼台属中国不属琉球之史地根据》等论文, 从地理和地质的角度论证钓鱼岛是台湾的附属岛屿, 指出古今中外没有文献能够支撑日本的先占理论。 (2) 1972年,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第4组出版《钓鱼台列屿问题资料汇编》, 把台湾关于钓鱼岛的研究成果全部收录进来, 同时还收录了有关日本主张、美国态度和台湾立场的资料。该资料从历史的理由、地理的理由、根据实际使用的理由、法律上的理由四个角度表明了钓鱼岛属于台湾的主张。 (3)

  20世纪70、80年代是钓鱼岛问题研究的起步阶段, 这一时期的研究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多从历史、地理的视角出发, 论证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属于台湾, 而不是琉球。二是注意引用中、日、美三方文献, 用对方的文献有力论证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属于中国。三是有意识地从国际法中寻找根据。但是, 受客观环境的限制, 这时候很多有力资料尚未挖掘引用, 论证尚未充分展开, 对日本窃占钓鱼岛的时期也有些争议。1978年中日两国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双方就搁置钓鱼岛问题、留待将来解决达成了共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钓鱼岛相关研究成果没有得到学界的充分关注, 还有很多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二、钓鱼岛问题研究的展开

  20世纪90年代, 中日两国政府分别批准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并各自公布《领海法》, 宣布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1996年, 日本右翼组织“青年社”成员非法登上钓鱼岛, 建灯塔, 再次掀起钓鱼岛争端。在这样的背景下, 中国学者开始重新关注钓鱼岛问题, 研究逐渐体系化和规范化。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前10年, 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领土归属和对中日关系的影响上。

  (一) 钓鱼岛归属问题研究

  20世纪90年代, 何慈毅发表《从几则历史资料看钓鱼岛等岛屿的归属》一文, 论证明清时代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属于福建, 明清两代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有清晰的认识。以此证明, 钓鱼岛并不是日本的“固有领土”, 其“先占”原则不能成立。 (4)

  1994年吴天颖出版《甲午战前钓鱼列屿归属考———兼质日本奥原敏雄教授》一书, 通过对历史文献和古代地图的考证, 指出中国不但最早发现、命名、利用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而且自明代开始持续不断地进行管辖。 (5) 此书是中国研究钓鱼岛问题的一部重要专着, 在充分吸纳中国大陆、台湾, 以及日本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 论证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归属问题。四年以后, 该书日文版 (6) 出版。

  陈本善《关于钓鱼岛归属问题的初步意见》一文, 进一步指出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1) 苏崇民《关于钓鱼岛问题的思考》一文, 指出直接导致钓鱼岛争端的原因, 即二战后美军“交还”冲绳施政权时, 将钓鱼岛作为冲绳附属岛屿一并交给日本, 构成了后来中日两国间本不该发生的领土之争。 (2) 吕一燃《历史资料证明:钓鱼岛列岛的主权属于中国》一文, 也支持这一观点。 (3)

  这一时期, 中国学界还从国际法的角度论证钓鱼岛归属问题, 主要有两种观点。一个是林琳《从国际法论中国对钓鱼岛群岛无可争辩的主权》一文, 根据国际法庭关于“大陆架的主权界限之划定, 应符合沿海国家陆地领土自然延伸的原则”, 认为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东南边缘上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作为中国大陆架的延伸部分, 中国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4) 另一个是吴辉《从国际法论中日钓鱼岛争端及其解决前景》一文, 根据国际法提出了三点论据:一是从时际法原则看, 中国早在15世纪即已通过发现这些岛屿而获得其主权。二是日本占有钓鱼岛的过程并不符合国际法上的“无主地先占”原则。三是美日之间的任何条约或协定不能视为日本拥有钓鱼岛主权的依据。 (5) 考察国际法相关条款以及国际法庭、仲裁庭判例, 这一主张更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因此被后人所接纳。这一时期的法理依据研究, 主要是在这一框架内进行的。

  此外, 还有鞠德源的《日本国窃土源流———钓鱼列屿主权辩》《钓鱼岛正名:钓鱼岛列屿的历史主权及国际法渊源》、郑海麟的《钓鱼岛列屿之历史与法理研究》等着述, 引用大量的文献和古地图, 支撑中国拥有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主权的历史依据。 (6)

  综上所述, 中国学界通过严谨的史学考证和严密的法理考察, 确定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拥有主权。法理建立在历史事实基础之上, 所以纯粹从国际法理论出发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历史依据与法理依据相辅相成, 两者结合构成了完整的证据链。

  (二) 中日关系中的钓鱼岛问题

  这一时期, 一方面日本右翼团体不断激化钓鱼岛问题, 另一方面美日提出所谓“中国威胁论”, 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在这样的背景下, 有一些学者思考钓鱼岛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 发现钓鱼岛问题是日本政治发生变化的一个结果。

  黄保林《在日本不断寻衅我钓鱼岛的背后》、陈本善《日本政治右倾化和钓鱼岛问题》等论文指出, 日本在政治上的右倾化是日本肆意寻衅中国钓鱼岛的政治背景。 (7) 吕鸣伦、鲁奇《日本为何在钓鱼岛兴风作浪?》一文, 则认为日本对钓鱼岛的所作所为, 一是想利用冷战后亚太地区的形势变化显示其实力, 试探中国及周边国家扞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二是试探美国的态度。 (8) 贾继业《日本右翼分子在钓鱼岛制造事端及其背景》一文, 也认为钓鱼岛争端的发生, 一是与日本国内的政治气候有密切关系, 二是日本政府纵容的结果。从长远看日本企图通过制造“先占”依据为将来永远霸占钓鱼岛埋下伏笔。从中近期看是为将来在同中国划定专属经济水域时使日本处于有利地位。 (9)

  这一时期, 中国钓鱼岛问题研究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重视资料搜集与考证。这是因为, 中国要证明最早发现、命名、经营、持续不断地行使管辖权, 钓鱼岛并不是“无主地”。二是从国际法角度进行论述的着作较少。其中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是, 1996年我国政府正式批准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但是以该公约作为判断岛屿归属重要依据的时间较晚。三是从日本政治上寻找钓鱼岛问题发生的原因。中国学界试图通过考察日本国内政治, 找到原因, 提出应对方案。

  这一时期, 钓鱼岛问题研究取得了可观的成就, 但是尚存在一些问题。其一古文献的引用需要更加严谨。比如, 《隋书》卷81《流求国传》中的“流求”是后来的“琉球国”, 还是台湾岛的问题等。其二论证逻辑需要更加严密。经过40年的研究, 中国学界逐渐形成自己的研究模式, 对一些问题达成共识。这一方面表明, 中国学界正处于构建自己话语体系的过程当中, 另一方面有可能陷入循环论证, 很难在国际社会中赢得话语权。

  三、钓鱼岛问题研究的深化

  2010年, 日本外务省在网站上发布了中文版《关于尖阁群岛领有权的基本见解》, 声称钓鱼岛是日本的固有领土, 中日之间不存在领土争议, 两国不存在搁置争议的共识。2012年, 日本宣布钓鱼岛“国有化”, 使得钓鱼岛问题白热化。加上美国宣布重返亚太, 且流露出将钓鱼岛纳入《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适用范围的意图。这一时期, 中国学界的研究重点显现出新的特点。

  (一) 美国因素成为研究重点

  美国被视为钓鱼岛争端发生以及不断激化的重要根源, 成为研究重点。

  崔修竹、崔丕《美日返还琉球群岛和大东群岛施政权谈判中的钓鱼岛问题》, 黄大慧、赵罗希《战后冲绳处置与钓鱼岛争端———美国对冲绳与钓鱼岛问题的战略考量》等论文指出, 二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将钓鱼岛的实际控制权移交给日本政府, 为中日两国关于钓鱼岛主权争端埋下了祸根。 (1) 殷昭鲁、赵飞飞《美国琉球战略演变与中日钓鱼岛问题》一文指出, 钓鱼岛问题表面上是中日两国的领土主权之争, 实际上是大国间的战略选择与利益博弈。 (2) 张生《“东亚地中海”视野中的钓鱼岛问题》一文揭示, 从宏观上看东亚制海权的转移是钓鱼岛问题产生的动因。 (3)

  美国政府一面声称对钓鱼岛主权归属不持立场, 另一面又表示《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 前后态度不一致。对此, 一些学者考察美国对钓鱼岛问题的政策, 揭示其实质。胡德坤、黄祥云《美国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上“中立政策”的由来与实质》一文指出, 美国在表面上采取的是一种“法理层面”的中立立场, 实际上并未严格恪守中立, 而是按照其对华、对日战略及亚太战略偏袒日本, 施压中国。 (4) 侯毅《美国在中日钓鱼岛问题上的政策演变与态势分析》一文提出, 美国的“模糊介入”政策实际上有明显的三个发展阶段, 即克林顿政府时期的“姿态中立”, 小布什政府时期的“小心介入”, 奥巴马政府时期的“先抑后扬、高调介入”。 (5) 通过以上研究, 可以看到美国看似前后矛盾的态度, 实则贯穿于美国不同阶段的政策中。

  高兰《美国对中日钓鱼岛争端的介入浅析》一文认为, 从前景来看美国不会与中国走向全面对立, 不会过深介入钓鱼岛争端, 在总体战略上希望能够和平解决这一问题。 (6)

  束必铨《抑制性谅解:中美应对钓鱼岛争端的路径分析》一文则主张, 为管控岛屿争端创造条件, 中美需要在钓鱼岛问题上形成抑制性谅解, 即不冲突、不炒作和不对抗的基本共识, 以此规范中美双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的行为。 (7)

  (二) 古地图作为补强证据成为研究重点

  古地图作为钓鱼岛争端中的补强证据, 成为中国学界的又一个研究重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 古地图与文献一起, 被学界视为重要证据来引用, 但并没有作为专门的分析对象。2011年以后, 中日两国均认识到古地图在钓鱼岛主权依据方面可作为补强证据使用, 加大了对海外古地图的研究力度。因为国际法院在解决领土争端的过程中, 相反利益国、第三方以及中立机构的地图证明价值较大。 (1)

  张卫彬《论地图在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争端中的证明价值———析地图证据之于钓鱼岛列岛争端》一文, 根据国际法院适用的证据分量大小比较规则, 通过对中国、日本和第三方绘制的早期地图证明价值的分析, 我国对钓鱼岛列岛拥有无可辩驳的历史主权。 (2)

  韩昭庆《从甲午战争前欧洲人所绘中国地图看钓鱼岛列岛的历史》, 介绍1752~1842年间欧洲人绘制的中国地图。 (3) 费杰《新发现19世纪西文地图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归属》, 介绍1806年到1862年间新发现的英文、德文、法文地图。 (4) 郑海麟《从中外图籍看钓鱼岛主权归属》, 介绍明清之际中日以及欧美地图。 (5) 这些论文都根据地图中标示的颜色、地名、经纬度等情况, 一致认为绘制者对疆界有清晰的认识,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属于中国的管辖范围。

  此外, 还有廖大珂《早期西方文献中的钓鱼岛》, 廖大珂《〈琉球诸岛图〉的作者及相关问题之管见》, 黄颖、谢必震《1895年前西方人眼中的钓鱼岛》, 吴巍巍、张永钦《康熙时期中国天文生测绘琉球地图考———兼论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 国家图书馆中国边疆文献研究中心《文献为证:钓鱼岛图籍录》、郑海麟《钓鱼岛列屿之历史与法理研究》等论着对古地图进行了考释。 (6)

  (三) 使用外交、舆情、经济等多角度研究方法

  廉德瑰《日本国内政治及其对“搁置争议”的影响》一文认为, 钓鱼岛问题直接受日本国内鸽派、鹰派、“右翼”三大势力变化的影响。日本对“搁置争议”的态度变化, 就是近年来鹰派、“右翼”得势的结果。 (7) 翟新《岛争搁置默契和安倍内阁的政策变化》、刘江永《“安麻体制”与中日关系》等论文指出, 钓鱼岛问题是安倍内阁用来推行其国内外政策的一个工具。 (8) 李秀石《日本海洋战略的内涵与推进体制———兼论中日钓鱼岛争端激化的深层原因》、吕耀东《试析日本海洋战略理念及对华政策取向》等论文指出, 安倍上台后有战略、有计划地激化钓鱼岛争端, 与日本的海洋战略直接相关。 (9) 董顺擘《野田内阁“国有化”钓鱼岛的原因分析———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研究》、王少普《野田内阁激化钓鱼岛争端的内外因分析》等论文认为, 钓鱼岛是日本政坛右倾和政客争权夺利的需要。 (1) 邱静《钓鱼岛问题与日本政治中的若干问题》一文指出, 钓鱼岛问题已被当成冲绳美军基地驻留、自卫队扩编、“凸显日美同盟关系”, 乃至修改《日本国宪法》的“背景”或“理由”。 (2)

  李松蕾《1981-2010年〈纽约时报〉关于钓鱼岛问题的论调变化分析———从“民族主义”到“中国威胁论”》一文指出, 30年来《纽约时报》在有关钓鱼岛问题的报道中, 一以贯之地倾向日本, 对于中国的主张和民间行动则植入“民族主义”“中国威胁论”等概念。 (3) 朱振明《拉美报纸媒体中的“钓鱼岛”:谈中国的形象》一文指出, 拉美报纸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相对于日本的形象处于劣势。 (4) 吴怀中《日本在钓鱼岛争端中的国际舆论动员》一文指出, 2012年9月以来, 日本在进行舆论动员时, 以外交与媒体为两大路径, 在具体方法上则呈现利用国际多边场合演说、政治游说及公关行动、西方主流媒体、网络和动漫等新媒体、驻外机构现场公关的多维立体特征。 (5)

  张季风《钓鱼岛争端对中日经济的影响》一文指出, 2012年以来, 中日经贸合作出现下滑趋势, 这与钓鱼岛争端的影响有一定关系。中日关系一改过去的“政冷经热”的格局, 走向“政冷经凉”的局面。 (6) 周晔、王文祥《日本钓鱼岛“国有化”危机对中日双边贸易的冲击———基于贸易二元边际的实证研究》一文指出, 钓鱼岛问题在日本对华出口方面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而中国对日出口影响较小。 (7) 黄生《钓鱼岛背后的货币战争》一书主张, 中日钓鱼岛之争实际上是货币战争, 是美国货币战争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8)

  (四) 文献考证研究有进展

  这一时期, 关于钓鱼岛归属问题研究, 有关历史依据方面的主要成就在于文献考证上。吴天颖《甲午战前钓鱼列屿归属考》2013年增订本, 对1994年版本进行了必要补充和订正, 厘清了《马关条约》与钓鱼岛的关系。 (9) 郑海麟《钓鱼岛列屿之历史与法理研究》一书, 补充修订2007年版本的观点, 增加了新发现的资料《大日本全图》。 (10) 刘江永《中国最先发现、命名、占有钓鱼岛之再考》一文, 一是考察《隋书》记载, 指出隋朝已有钓鱼岛相关记载的观点论据不足;二是指出《顺风相送》成书时间上限是1403年, 下限是1639年。 (11) 张海鹏、李国强《论〈马关条约〉与钓鱼岛兼及琉球问题》一文指出, 虽然日本在1879年吞并琉球, 但史料证明清政府立即提出了抗议, 此后形成所谓“琉球交涉”。根据1880年中日琉球交涉, 日本政府同意将宫古岛、八重山诸岛划归中国。直到1887年总理衙门大臣曾纪泽还在声明, 琉球问题并未了结。只是因为甲午战败, 琉球问题淹没在甲午战败的阴云之中。中国政府宣布废除《马关条约》后, 以及根据《开罗宣言》, 琉球问题应该再议。 (12)

  高洪《日所谓钓鱼岛“新史料”逻辑悖谬歪曲历史》、刘江永《驳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欺人之谈》, 有力地驳斥了日本内阁官房公布的所谓新资料。 (1) 日本学者持续发表论证日本占据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合法性的研究结果, 日本政府也委托相关单位调查钓鱼岛相关资料。但是, 日本学者始终未能拿出有力证据证明“无主地先占”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日本政府公布的资料也未能直接说明问题。

  2016年, 刘江永出版《钓鱼岛列岛归属考:事实与法理》 (2) 一书, 敏锐地捕捉到日本官方和舆论界的最新动态, 并且努力挖掘新资料, 完善、补充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历史依据和法理依据。此外, 还考察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扮演的角色、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随着近年来将岛屿争议提交到国际法庭的案例增多, 中国学界也在考虑如何能在国际法庭上占据优势。其中一个问题, 就是关键日期的确定。张卫彬《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争端中的关键日期问题———中日钓鱼岛列屿争端关键日期确定的考察》, 认为应把1972年视为关键日期。 (3) 王军敏《从国际法中的关键日期看钓鱼岛的主权归属》, 认为应是1945年。 (4) 刘丹《领土争端解决判例中的“关键日期”因素及对钓鱼岛争端的启示》, 认为应是1895年。 (5)

  (五) 国际法对钓鱼岛问题的适用性研究更为深入

  国际法学者认为, 钓鱼岛问题应该回归国际法研究范畴, 从国际法入手寻找解决之道。这一时期, 主要提出时际法、关键日期的认定等理论, 讨论应该适用哪一种国际法原则。

  这一时期研究存在的不足。一是缺少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学者多强调中国应在国际政治中起主导作用。但是, 具体通过什么方法和步骤起到主导作用, 扭转日美勾结、问题不断激化的局面, 目前这方面的研究缺乏有力论着。二是古地图的选用上存在盲点。如, 日本林子平所绘《三国通览图说》的附图《琉球三省并三十六岛之图》, 中国学者将其视为重要证据来使用。中国学者多强调钓鱼岛、黄尾屿和赤尾屿等涂色与中国大陆一致, 从而断定当时日本人也认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为中国领土。但是, 对于台湾与朝鲜的相同涂色, 中国东北部与中国大部分地区的不同涂色, 尚未给出合理的解释。

  四、结语

  以上梳理, 反映了中国学界在钓鱼岛问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正在逐渐推进, 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同时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第一, 研究内容从钓鱼岛归属历史依据和法理依据研究逐渐拓展到日本内政、美国因素和对钓鱼岛问题的影响等, 这与东亚国际局势的变化密切相关。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多研究, 日后应多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第二, 既有从历史的视角论证中国对钓鱼岛主权的研究成果, 也有根据国际法驳斥日本“无主地先占”依据的研究成果。现在, 中国和日本各自掌握着有利于自己的文献, 构建了论证逻辑。但是, 目前无法做到既能论证自己的观点, 同时又能有力驳斥对方的论证逻辑。

  第三, 越来越重视古地图的研究和使用, 这是一种国际趋势。中国钓鱼岛问题研究紧密结合国际动向, 对学术研究的深入大有益处。

  第四, 研究成果数量庞大、分析视角多样化, 但是目前研究力量多转移到南海问题, 对钓鱼岛问题的专注度不够。为了避免哪头热搞哪头, 专门人才依然不够的局面, 日后学界需要恒常关注钓鱼岛问题。

  注释
  1 杨仲揆:《尖阁群岛问题》, 台湾《中央日报》1970年8月22日;杨仲揆:《从史地背景看钓鱼台列岛》, 《文艺复兴月刊》1970年第10期;杨仲揆:《中国、琉球、钓鱼台》, 友联研究所1972年版。
  2 丘宏达:《从国际法观点论钓鱼台列屿问题》, 《大学杂志》1971年1月号。
  3 方豪:《〈日本一鉴〉和所记的钓鱼屿》, 《东方杂志》1971年第5卷第4期;沙学浚:《钓鱼台属中国不属琉球之史地根据》, 《学粹杂志》1972年第2期。
  4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第4组编:《钓鱼台列屿问题资料汇编》, 1972年刊印, 海峡学术出版社2011年再版。
  5 何慈毅:《从几则历史资料看钓鱼岛等岛屿的归属》, 《东南文化》1993年第1期。
  6 吴天颖:《甲午战前钓鱼列屿归属考---兼质日本奥原敏雄教授》,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
  7 吴天颖:《甲午战前钓鱼列屿归属考》 (日文版) , 外文出版社1998年。
  8 陈本善:《关于钓鱼岛归属问题的初步意见》, 《现代日本经济》1995年第2、3期。
  9 苏崇民:《关于钓鱼岛问题的思考》, 《现代日本经济》1995年第2、3期。
  10 吕一燃:《历史资料证明:钓鱼岛列岛的主权属于中国》, 《抗日战争研究》1996年第4期。
  11 林琳:《从国际法论中国对钓鱼岛群岛无可争辩的主权》,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9年第4期。
  12 吴辉:《从国际法论中日钓鱼岛争端及其解决前景》,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年第1期。
  13 鞠德源:《日本国窃土源流---钓鱼列屿主权辩》,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鞠德源:《钓鱼岛正名:钓鱼岛列屿的历史主权及国际法渊源》, 昆仑出版社2006年版;郑海麟:《钓鱼岛列屿之历史与法理研究》, 中华书局2007年版。
  14 黄保林:《在日本不断寻衅我钓鱼岛的背后》, 《国际了望》1996年第19期;陈本善:《日本政治右倾化和钓鱼岛问题》, 《东北亚论坛》1997年第1期。
  15 吕鸣伦、鲁奇:《日本为何在钓鱼岛兴风作浪?》, 《中国国情国力》1996年第11期。
  16 贾继业:《日本右翼分子在钓鱼岛制造事端及其背景》, 《国际资料信息》1996年第10期。
  17 崔修竹、崔丕:《美日返还琉球群岛和大东群岛施政权谈判中的钓鱼岛问题》, 《世界历史》2014年第5期;黄大慧、赵罗希:《战后冲绳处置与钓鱼岛争端---美国对冲绳与钓鱼岛问题的战略考量》, 《东北亚论坛》2015年第2期。
  18 殷昭鲁、赵飞飞:《美国琉球战略演变与中日钓鱼岛问题》, 《台湾研究集刊》2016年第2期。
  19 张生:《“东亚地中海”视野中的钓鱼岛问题》, 《抗日战争研究》2015年第3期。
  20 胡德坤、黄祥云:《美国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上“中立政策”的由来与实质》, 《现代国际关系》2014年第6期。
  21 侯毅:《美国在中日钓鱼岛问题上的政策演变与态势分析》, 《太平洋学报》2014年第4期。
  22 高兰:《美国对中日钓鱼岛争端的介入浅析》, 《日本学刊》2012年第2期。
  23 束必铨:《抑制性谅解:中美应对钓鱼岛争端的路径分析》, 《国际关系研究》2013年第6期。
  24 张卫彬:《论地图在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争端中的证明价值---析地图证据之于钓鱼岛列岛争端》, 《太平洋学报》2012年第4期。
  25 张卫彬:《论地图在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争端中的证明价值---析地图证据之于钓鱼岛列岛争端》, 《太平洋学报》2012年第4期。
  26 韩昭庆:《从甲午战争前欧洲人所绘中国地图看钓鱼岛列岛的历史》, 《复旦学报》2013年第1期。
  27 费杰:《新发现19世纪西文地图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归属》, 《台海研究》2015年第3期。
  28 郑海麟:《从中外图籍看钓鱼岛主权归属》, 《太平洋学报》2012年第12期。
  29 廖大珂:《早期西方文献中的钓鱼岛》, 《暨南学报》2015年第3期;廖大珂:《〈琉球诸岛图〉的作者及相关问题之管见》, 《闽南文化研究》2014年第1期;黄颖、谢必震:《1895年前西方人眼中的钓鱼岛》, 《福州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吴巍巍、张永钦:《康熙时期中国天文生测绘琉球地图考---兼论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 《国家航海》第9辑, 2014年;国家图书馆中国边疆文献研究中心编:《文献为证:钓鱼岛图籍录》,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5年版;郑海麟:《钓鱼岛列屿之历史与法理研究》, 中华书局2012年增订本、海洋出版社2014年最新增订本。
  30 廉德瑰:《日本国内政治及其对“搁置争议”的影响》, 《太平洋学报》2014年第4期。
  31 翟新:《岛争搁置默契和安倍内阁的政策变化》, 《国际问题研究》2013年第6期;刘江永:《“安麻体制”与中日关系》, 《现代国际关系》2013年第6期。
  32 李秀石:《日本海洋战略的内涵与推进体制---兼论中日钓鱼岛争端激化的深层原因》, 《日本学刊》2013年第3期;吕耀东:《试析日本海洋战略理念及对华政策取向》, 《外交战略》2015年第2期。
  33 董顺擘:《野田内阁“国有化”钓鱼岛的原因分析---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研究》, 《理论界》2016年第5期;王少普:《野田内阁激化钓鱼岛争端的内外因分析》, 《国际观察》2012年第6期。
  34 邱静:《钓鱼岛问题与日本政治中的若干问题》, 《外交评论》2013年第3期。
  35 李松蕾:《1981-2010年〈纽约时报〉关于钓鱼岛问题的论调变化分析---从“民族主义”到“中国威胁论”》,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9期。
  36 朱振明:《拉美报纸媒体中的“钓鱼岛”:谈中国的形象》, 《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9期。
  37 吴怀中:《日本在钓鱼岛争端中的国际舆论动员》, 《外交评论》2014年第3期。
  38 张季风:《钓鱼岛争端对中日经济的影响》, 《经济》2013年第5期。
  39 周晔、王文祥:《日本钓鱼岛“国有化”危机对中日双边贸易的冲击---基于贸易二元边际的实证研究》, 《东疆学刊》2014年第1期。
  40 黄生:《钓鱼岛背后的货币战争》, 东方出版社2013年版。
  41 吴天颖:《甲午战前钓鱼列屿归属考》,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3年增订本。
  42 郑海麟:《钓鱼岛列屿之历史与法理研究》 (增订本) , 中华书局2012年版;海洋出版社2014年最新增订本。
  43 刘江永:《中国最先发现、命名、占有钓鱼岛之再考》, 《太平洋学报》2014年第4期
  44 张海鹏、李国强:《论〈马关条约〉与钓鱼岛兼及琉球问题》, 《台湾历史研究》 (第1辑) , 2013年。
  45 高洪:《日所谓钓鱼岛“新史料”逻辑悖谬歪曲历史》, 《人民日报》 (海外版) 2016年5月13日;刘江永:《驳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欺人之谈》, 《人民日报》2016年5月3日。
  46 刘江永:《钓鱼岛列岛归属考:事实与法理》, 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47 张卫彬:《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争端中的关键日期问题---中日钓鱼岛列屿争端关键日期确定的考察》, 《现代法学》2012年第3期。
  48 王军敏:《从国际法中的关键日期看钓鱼岛的主权归属》, 《太平洋学报》2013年第11期。
  49 刘丹:《领土争端解决判例中的“关键日期”因素及对钓鱼岛争端的启示》, 《太平洋学报》2013年第7期。

中日钓鱼岛之争最新学术研究

http://m.rjdtv.com/shehuilunwen/4844.html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